资讯中心

黄金市场

中国7月官方制造业PMI50.0 不及预期

来源:华尔街见闻     编辑:      2015-08-03

中国7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0.0,不及预期。此前公布的7月财新制造业PMI初值48.2,降至15个月来最低,且连续第5个月低于50。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PMI回落的主要原因,一是受高温暴雨等天气影响,以及一些企业限产,进行设备检修和技术改造,生产增长趋缓。二是近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下滑,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连续下降,给相关行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三是制造业内外需求仍然偏弱。

分析师称,中国7月份制造业需求萎缩,生产放缓,库存被动增加,价格加剧收缩。整体而言,经济仍在底部挣扎。7月份官方PMI指数录得50环比6月下降0.2,这与前段时间财新PMI数据趋势基本一致。这给市场原本认为地产销售企稳可能带动经济已经进入复苏的投资者大呼看不懂,甚至认为数据有问题。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具体解读如下:

一、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略有回落

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0%,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总体变化不大。本月制造业PMI回落的主要原因:一是受高温暴雨等天气影响,以及一些企业限产,进行设备检修和技术改造,生产增长趋缓。生产指数为52.4%,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二是近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下滑,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连续下降,给相关行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44.7%,比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三是制造业内外需求仍然偏弱,新订单指数为49.9%,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回落至临界点以下。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9%,低于临界点,且连续两个月回落。

在大力推进高技术产业发展,加快结构转型升级政策作用下,高技术制造业增速持续加快,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4.8%,连续三个月呈上升走势,持续处于扩张区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消费品相关制造业增长保持平稳。消费品相关制造业PMI为51.0%,继续位于临界点上方,也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制造业企业对未来3个月的市场发展预期有所提升,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9%,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

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PMI均有所回落。其中,大型企业PMI为50.6%,虽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但仍连续位于扩张区间,表明大型企业总体运行平稳;中型企业PMI为50.0%,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与上月相比变化不大;小型企业PMI为46.9%,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继续位于收缩区间,表明小型企业的生产经营困难依然较多。

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回升

2015年7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9%,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0.0%,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企业对未来市场发展较为乐观,非制造业运行稳中向好,对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增强。

分行业看,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8%,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业务总量增速继续加快。其中,交通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及商务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高于临界点,业务总量实现较快增长。

建筑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受高温炎热天气影响,建筑企业生产活动有所减缓,商务活动指数虽比上月回落2.0个百分点,但仍达到60.1%的高位。新订单指数为51.4%,尽管有所回落,但市场需求扩张的态势没有改变。

民生宏观称,7月PMI为50,前值50.2,今年以来首次回落。制造业需求萎缩,生产放缓,库存被动增加,价格加剧收缩。整体而言,经济仍在底部挣扎。

1、需求萎缩:新订单指数30个月来首次跌破荣枯线,新出口订单加剧萎缩,表明需求端疲弱,在欧美经济复苏稳定情况下,其中外需主要受美元7月走强带动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关。

2、生产放缓,库存被动增加:面临需求恶化,企业生产增长放缓,继续压缩用工,在采购数量增长放缓,采购库存继续加速减少,企业仍在主动去库存。

3、价格加剧收缩: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加速走低,指数从47.3大幅萎缩至44.7,除了需求弱生产缓的原因,还受全球大宗商品走熊的拖累。

4、整体而言,经济仍在底部挣扎。从微观层面来看,房产投资并未抬头;工业用电量、利润等数据来看依旧比较弱,制造业仍处在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的长期大趋势;基建受制于土地出让金与财政收入的双下滑,托底回升压力大。

5、从政治局年中会议风向来看,中央战略中心仍在经济建设,下半年稳增长政策不会退出,只不过重点有所调整:从货币到财政,从全局宽松到定向宽松,从加水到加面。

齐鲁宏观策略罗文波、盛旭称,7月份官方PMI指数录得50环比6月下降0.2,这与前段时间财新PMI数据趋势基本一致。这给市场原本认为地产销售企稳可能带动经济已经进入复苏的投资者大呼看不懂,甚至认为数据有问题。结合PMI数据、通胀与经济增长我们有如下解释:

1、从传统角度来看,货币需求的变化是实体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这个是毋容置疑的。代表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新增社会融资总量4/5/6三个月移动增速-20%、-30%和-15%,这意味着未来1个季度经济企稳概率较低,未来货币政策收紧的概率较低。

2、对于市场基于期望的财政发力的想法不切实际。中央存在严格的财政赤字控制,考虑到今年1.62万亿的财政赤字空间与财政的收缴平衡,7-12月份的财政支出增速只有9%,低于上半年的11%,除非地方财政突然发力,而目前地方债务到期压力严重压制了财政支出动力,经济增长的压力仍需要寄托于货币政策。

3、房地产销售尽管持续半年以上的回升,但考虑到结构性饱和与持续高企的库存销售比,这意味着销售端的增长传导到新开工的时间与效果相比历次偏弱。

4、本轮通胀的回升是很多人不理解的东西。传统的宏观研究者认为货币增速不上,通胀难起。我们对此是这样来看的,虽然货币决定需求,生猪与母猪存栏连续三年同比下降导致供给在2015年到达极低的位置。此外,宏观变量中,货币增速未见明显回升,但2014年下半年开始投资率相对于与储蓄率的快速下降,加上连续的降准降息使得流动性相对宽松,这是以猪肉为引擎的通胀回升的主要动力,因为货币总量回升有限,通胀的回升要显著弱于强货币周期。

这导致两个引论:一个是流动性比单纯的货币增速显示的要宽松;其次,持续的利率下降与流动性宽松,有利于权益市场与房地产市场估值中枢的上移。目前资本市场依旧处于风险释放与政策博弈的过程,短期市场走势的过度反应可能超出中长期逻辑区间,这恰恰是聪明投资者的机会。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略微改善的迹象在7月中断,财新中国7月制造业PMI初值降至一年多低位48.2,包括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在内的多个分项指数从扩张区间跌入收缩区间,反映当前中国制造业在弱需求下增长仍然乏力。财新中国PMI终值定于8月3日公布。

制造业PMI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五个主要扩散指数加权而成。通常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衰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