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一早,任泽平在其微信朋友圈发表声明称,只想找一个清净处认真做研究,在宏观经济的专业领域建立学术声誉,厌倦任何的政治斗争。
任泽平在声明中称,其近期已经告假,在家陪伴爱子、写书以及推动落实助学基金。“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即使争到了,德不配位亦是枉然。”
据悉,整件事情的导火线源于网易2015年度的“最具影响力经济学家评选”。
该评选近期已启动,设奖金20万元,结果将于12月14日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上揭晓。候选提名包括51位各领域的经济学家,其中任泽平和林采宜均在列。
而后,有林采宜团队的成员在微信群中同时为林采宜和任泽平拉票,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任泽平随即回应称“以后请不要把任泽平和林采宜两个团队并列”。
任泽平称,既然是不同的团队,希望还是有所区别,以免客户误解我们是一个团队,之前已经多次造成了客户的误解和困扰。一家公司两个宏观团队,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因人设事是计划经济的阑尾炎。
针对这些澄清,任泽平在11月23日发表的声明中再次解释:任泽平和林采宜是两个不同的宏观团队,林采宜团队未经任泽平团队许可,擅自在各大机构投资者群进行宣传,给客户造成了困扰。
11月23日上午,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致电任泽平,任泽平表示已经休假,同时强调“这就是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
林采宜则对澎湃新闻表示,其公开发表言论的授权范围只在发表经济观点,其他问题需问公司领导和公关部,未来是否发声明也要看公司层面的安排。
此后,林采宜对外回应称:“君子不出恶言。任博来的时候我就对他挺好,我们之间工作上交集甚少,也从未有过任何过节,直到目前为止,我对任泽平没有过任何批评,今后也不会攻击他的。这是我对此事的个人回应,至于公司什么态度,请记者们联系公司领导。”
林采宜公开回应后不久,任泽平再度于微信朋友圈回应:“无厚德,不载物;一个杯子无法盛满大海,盛满大海的惟有大海的胸怀;和光同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最强悍的是放下自己,成就别人。”
【关于任泽平】
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
2014年5月26日,时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的任泽平辞职下海,进入市场后喊出“党给我智慧给我胆,5000点不是梦”一炮而红。
一年以后的2015年5月27日,上证指数收盘报4941.71点,即将冲击5000点关口之时,任泽平表示,“我理性了,市场疯了”,后提示风险称“海拔已高,风大慢走。”
此前的10月31日,任泽平又提出“改革牛2.0版”,表示随着改革的证实和落地,未来A股市场或开启新一轮波澜壮阔的行情。
2014年底的卖方分析师评选中,入职还不满一年的任泽平在第八届卖方分析师水晶球评选的宏观经济组中拿了入围奖。而2015年年底,任泽平团队已拿下第一财经最佳分析师宏观经济组第一名以及第九届卖方分析师水晶球评选宏观经济组第一名。
【关于林采宜】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
林采宜于2011年9月起加入国泰君安,2013年从首席研究员升任首席经济学家。
这位复旦大学毕业的世界经济学博士还是中国金融40人论坛特邀成员。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是一家由40位40岁上下的金融精锐组成的独立智库,专注于经济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
在加入国泰君安之前,林采宜还担任过兴业证券研究发展中心的副总经理,主持研究所工作。此后,还在长城证券研究发展中心担任助理总经理,研究方向始终为证券行业和宏观经济。
除了宏观经济,林采宜还是国内银行卡及电子支付行业专家,在中国银联战略发展部和法律合规部担任首席研究员。
不过根据百度的搜索情况来看,任泽平相关词条约178万条,林采宜约13万条,任泽平显然在市场中更为活跃。
附1:任泽平11月23日声明
近期媒体有些不实报导,事实还原如下:
任泽平和林采宜是两个不同的宏观团队,林采宜团队未经任泽平团队许可,擅自在各大机构投资者群进行宣传,给客户造成了困扰,不得已我们做出澄清。
任泽平只想找一个清净处认真做研究,在宏观经济的专业领域建立学术声誉,厌倦任何的政治斗争。但是,很遗憾,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争斗。干得不好有失业风险,干得好有人事风险。
任泽平近期已经告假,在家陪伴爱子(前段时间太忙亏欠太多)、写书(系统梳理转型期宏观框架)、推动落实助学基金(已将演讲及各种稿费收入捐赠)。
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即使争到了,德不配位亦是枉然。
任泽平不跑关系,不拍马屁。一身铁骨,靠本事吃饭。江湖自有公论。
特此告知大家,感谢关心。
附2:任泽平之前的澄清
以后请不要把任泽平和林采宜两个团队并列。
过去一年,贵团队是否为公司创造过佣金收入?是否得到过机构投资者的认可?是否在市场各大评选中为公司赢得过荣誉?
过去一年任泽平带领宏观团队奋勇拼搏,在客户中建立了口碑。贵团队的title是自封的,我们王牌团队的title是客户授予的,是一种信任。
既然是不同的团队,希望还是有所区别,以免客户误解我们是一个团队,之前已经多次造成了客户的误解和困扰。一家公司两个宏观团队,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因人设事是计划经济的阑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