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最新报告称,沙特在国际社会日益孤立及伊朗不断上升的地区影响力,导致沙特在地缘关系上加倍下注以保护核心利益。欧亚集团总裁Ian Bremmer表示,“沙特面临着大麻烦,他们自己很清楚。”
报告指出,沙特的大麻烦包括油价颓势带来的经济压力、国内继承问题可能引发的内政动荡及日益孤立的地区和国际地位。
经济压力持续加大
沙特财政部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沙特2015年国民收入79%来自石油出口,2014年这一数字为87%。国际油价从去年6月至今跌去60%,沙特经济压力伴随着油价暴跌持续增加。12月29日,沙特国王批准2016年财政预算案,沙特2016年收入预期为1368亿美元,开支预期为2239亿美元,赤字高达870亿美元。分析称,社会福利削减将加剧民众的不满情绪。
在2016年预算报告中,沙特表示将提高国内燃油,用电,用水价格,增加以消费税为主的收入。其中国内燃油价格将提高40%,而此前多年,作为传统的社会福利措施,沙特国内的燃油、用电、用水一直保持着世界最低价格水平。
宫廷斗争大戏连连
沙特实行的是君主专制政体,沙特王室成员有5000余人,在国家各部门掌握实权的王子也有十几个,王室成员间权力斗争不断。
去年四月,沙特政坛发生强震,现任国王萨勒曼废除穆克林的王储及副首相职务,指定其侄子、原副王储纳伊夫王子(Mohammed bin Nayef)为新王储,并任命自己的儿子萨尔曼王子(Mohammed bin Salman)为副王储(第二顺位继承人)。当时华盛顿的阿拉伯中心执行主任Khalil Jahshan评论称:“这场重大的人事变革不仅将深刻影响沙特内政,还将波及到国际事务”。
去年十月,沙特宫斗戏愈演愈烈。王储和副王储计划从年事已高的现任国王萨勒曼手中争夺权利,而其他一些皇室成员表示支持第三王子,称他拥有更广泛的家庭支持。
曾任哈佛教授的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此前接受巴伦周刊采访时表示,沙特王室已经腐败、西化。王室已经分化,王室家庭之间的联系已经十分脆弱。“要我预测下一个牵动全球市场的突发情况,很有可能是沙特某城市发起的革命暴动。”
国际地位日益孤立
在教派上,伊朗和沙特分别代表中东地区什叶派和逊尼派两大阵营,教派分歧历史上一直是两国积怨的由头,地区热点问题是两国博弈的舞台。
地缘政治层面看,美国逐渐抽离中东政局后,地缘政治格局变化。伊朗核谈判的进展以及什叶派在伊拉克掌权、叙利亚什叶派的巴沙尔政权暂时有惊无险等因素,一方面让沙特置于尴尬境地,另一方面实质性提升伊朗在地区的影响力。
沙特2号处决什叶派宗教人士触发的地区紧张关系持续发酵。继伊朗示威人群抗议、冲击沙特驻伊朗大使馆后,沙特宣布与伊朗断交,巴林跟随沙特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苏丹决定驱逐伊朗驻苏丹大使。阿联酋召见伊朗特使,宣布降低对伊朗的外交级别。
沙特的抉择
Bremmer表示,多年来维系地缘政治平衡的牵制力被打破,对伊朗的国际制裁即将解除加剧了沙特的担忧。通过采取对伊朗的强硬外交姿态,沙特希望从油价暴跌、王位继承、福利削减等问题上转移公众的注意力。此外,唤起同一阵营的盟友跟随其采取对伊朗外交姿态也能“彰显其政治号召力”。
不过霍普金斯大学外交政策高级研究员Abbas Kadhim表示,两国都不希望直接卷入武力冲突。虽然发生战争的可能性不大,但沙特或会持续对伊朗采取强硬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