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央行动态

周小川直面外界普遍关心的中国货币政策系列问题

来源:华尔街见闻     编辑:      2016-02-29

面对市场对中国货币政策等多方面的困惑,中国央行26日“发力”沟通。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8:45在国际金融协会G20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9点30分,周小川还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周小川在发布会上直面外界普遍关心的中国货币政策取向、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外储、债务问题、各国汇率协调机制等问题。央行在稍早前的新闻稿中也回应了关于中国货币政策、汇率、“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消失”等热点话题。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央行首度“松口”称我国货币政策处于“稳健略偏宽松状态”。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高级研究员张斌受华尔街见闻邀约解读认为,央行在货币政策取向、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外汇储备下降等诸多热点问题上明确表明了立场。很关键也很明确的信息是:

1)货币政策处于稳健略偏宽松的状态,今后如果有需要,还有进一步的空间。

2)汇率改革要等时机,近期的做法是重新引入中间价管理,强调人民币对篮子货币保持相对稳定,会对贸易顺差做出反应。 

华尔街见闻根据央行官方发布会实录梳理出以下要点:

【关于G20 中国央行关心的议题】

周小川在新闻发布会开场直言,中国央行关心的议题主要包括:1)推动G20加强政策协调,采取积极行动推动经济增长和维持金融稳定;2)讨论完善国际金融体系的框架,构建更加平稳有序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3)继续努力推动全球金融部门的改革,并研究如何应对金融体系中出现的新风险和脆弱性;4)推动完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5)还有一个新的题目是研究通过绿色金融来调动更多的资源用于绿色投资

【外汇储备:外储拐点后会下行 不必担心中国对外支付能力

外汇储备上升到一定程度以后会进入拐点往下走。资本流动多数情况是正常的,中国外储下降由多种因素导致,不用担心中国的对外支付能力。

为保持外储处于合理正常水平,主要是确保宏观经济政策正确,使不平衡因素走向平衡。汇率政策也应该是较正确的。国际的各种变动会引起资本流动的变化,需要加强协调、减少溢出效应。

货币政策:不会过度基于外部因素制定国内经济政策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作为利率走廊中间值

货币政策更考虑国内宏观经济情况,不会是过度基于外部经济或者资本流动来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还是考虑要是国内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在新常态下转向新的增长模式。

货币政策从偏重数量型转向价格型体系,利率会起到更大的作用,利率的信号要比较清晰,不要有更大的偏离,所以要逐渐建立利率走廊。我们还处在这种过程中。

过去走廊中间值是依赖于基准利率,现在更多依靠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所产生的利率作为中间值会通过各类操作使其处于合理区间。

【政策协调:不一定就某项具体政策进行协调;G20强调结构性改革】

G20就是加强各国之间政策协调的一种机制,包括加强政策协调、克服危机,实现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都是G20协调共同行动的内容。

至于G20是否专门就汇率进行协调,过去没有这么做,现在有人提出这样的议题,那我们可以看看今明两天是如何讨论的。宏观政策和增长政策的协调,覆盖面是比较大的,不一定说一定要就某一项具体政策来进行协调。

关于竞争性贬值获得出口竞争力,我们是反对的,我们也不会通过竞争性贬值增强出口能力。G20会强调结构性改革,促进全球经济,促进增长。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参照而非盯住一篮子货币 美元仍处主导作用】

人民银行的正式提法没说是盯住一篮子,我们是参照一篮子货币。(参照)这个提法也比较早了。所谓参照一篮子货币,是第二天的中间价参考头一天外汇收盘价。未来一篮子货币的权重会越来越大。

在三大指数中,美元仍处于主导作用。但是欧元、日元、英镑和其他货币,甚至包括新兴市场的货币,也都有一定的适当的权重。一篮子货币跟参照美元之间的关系,就是参照一篮子里头权重最大的还是美元。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国际市场有共振 但改革还是要果断推行】

国际市场之间确实会产生一些共振,货币政策会有一些溢出效应。今后的政策制定要更加小心,但同时也不能缩手缩脚,很多改革,比如供给侧改革,还是要果断进行推行,出了一定问题可以进行适当的弥补。

债务占GDP比偏高且继续增长 需高度警惕【有强烈的愿望让股本融资有很好的发展 但不可拔苗助长】

(对于债务问题)我们非常重视。中国政府高度关注债务问题。债务占GDP目前比例偏高且继续增长,需保持高度警惕。是否有一个标尺,超过多少就会有问题,我们研究后也没有发现。

中国有中国的特点,有三个特点需要关注的:1)中国的储蓄率高,最主力的是居民储蓄。中国资本市场正在发育之中,很多资金都是走银行系统。金融媒介把这些储蓄转变为债务,所以债务就会显得比别的国家高一些。

2)中国也是有强烈的愿望使股本融资的市场更好的发展,但确实也不能拔苗助长。间接融资、特别是债权融资的渠道还是相当主要的渠道,所以也导致债务占GDP的比重偏高和继续增长。

3)中国人均GDP很低,人均财富很少。想去投资没有底子,只能通过借钱。财富慢慢积累之后,借债会慢慢变少。

【正在研究金融监管体制调整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执行并不一定要求监管体制改革。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在危机中也有一些不令人满意的表现,特别是2015年中国金融市场出现的一些动荡也促使我们反思金融监管体制需要做出调整。目前此问题还处在研究阶段。

【全球金融体系:各国货币政策要相互讨论 至少“互相通气”】

从过去几十年来看,(全球货币政策背离)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不过确实最近一二十年,各国政策之间会产生溢出效应。

每个国家依旧是为自己的经济做货币政策,但也应该考虑外溢效应,要相互讨论,大家至少应该互相通气。G20、金融稳定论坛等都是一种探讨的场合。目前溢出效应都还在探讨之中,还没有定论。

个人住房贷款有发展机会;控制杠杆率关键在企业杠杆

中国现在还有很多人没有房子,住房贷款按理说应该是有一个大力发展的阶段。个人住房贷款在银行总贷款的比重还是偏低的,有的国家占到40%-50%,中国只有百分之十几,所以银行觉得还是比较安全的产品,有发展的机会。首付比例原来是30%,现在降低是有空间的。

今后对金融机构总体审慎性要加强,但具体的事情给他们一定的裁量权,确保总体风险可控。可能会考虑给银行更多自主权,让他们来制定首付比、利率。监管部门同时对银行进行监管。

从宏观层面看,中国如果想控制杠杆率,关键还是要如何应对企业杠杆率过高的问题,也有一部分人比较关注地方政府的杠杆率是否偏高的问题,从总量上来讲个人消费贷款的杠杆率不太高。

中国货币政策仍有空间和工具

周小川8点45分在国际金融协会G-20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就中国货币政策表示,中国货币政策仍有空间和工具;中国继续实施稳健的宏观政策。中国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赤字增加。

在发布会前,央行向媒体提供了一份问答,华尔街见闻在现场获得了这份文件。

央行首度“松口”:货币政策处于“稳健略偏宽松状态”

央行首度提出,货币政策是处于稳健略偏宽松的状态。还要不断观察适时动态调整。中国将继续实施灵活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

【不会对一月信贷作过分反应 重视总需求调控和杠杆率的变化】

对于一月信贷数据增长较快,央行表示一月部分数据确实比较高,但央行一般不会对一月的数字作过分的反应,主要是因为传统新年的因素。央行倾向于节后稳定一段后再适度引导。央行会高度重视总需求的调控和杠杆率的变化。

外汇占款已不是对资本流动的真实反映

对于“消失”的金融机构外占数据,央行表示,现在外汇占款已经不是对资本流动的真实反映2016年初,央行将“外汇买卖”调整为“中央银行外汇占款”,不再包含金融机构从事外汇买卖而占用的人民币资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