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今早美联储的“加持”,“前瞻指引”的信誉再度再次受损,市场还能再相信央行的话吗?
美联储在每次议息会议之后除了公布货币政策的变动外,还会附上对经济形势的展望和货币政策路线的预测,以保证市场不会曲解货币政策走向,阻止不必要的波动,这就是所谓的“前瞻指引”。
自金融危机以后,前瞻指引似乎变成了各大央行“操纵”市场的一种方式,只用动动嘴,而不必真的去实施什么政策,特别是当超常规货币政策的边际效用越来越小的时候。
但如果央行“言行不一”的时候,其信誉无疑会受到损害。
例如,去年本来经济数据和美联储官员的讲话都指向9月份非常有可能加息,但结果因为在A股、人民币带动的全球股市大跌下,美联储意外退缩了。随后的事实证明,全球金融市场这次振动对美国并没产生什么影响,通胀和就业数据持续走好。
再例如,去年12月的会议上,FOMC委员们比较乐观,点阵图显示今年可能加息四次,但本周四的会议上一下子就将这一预期砍掉一半,变成只有两次加息预期,而两次会议期间官员们的口径并没有出现如此大的变化,这无疑给了市场的一个大大的“惊喜”。
在今天的会议之前,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几乎所有华尔街大投行都预计美联储尽管不会加息,但会释放比较鹰派的口吻,例如表达“货币正常化仍在道路上”的意愿、调高美国的经济展望,或暗示6月大概率加息等。
结果美联储本次声明中几乎没有一样达到了市场的预期。例如,尽管美国核心CPI自14年底持续上升,今年2月数据创下近8年新高,但美联储本月依然表示“仍担忧通胀,目前尚未看到通胀率显著上行”。
再例如,耶伦今日讲话强调“政策没有预设路径”也是相当偏鸽派的言论。因为美联储的前瞻指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现在的所谓“货币政策依数据而定”,另一种是为货币政策给出“明确时间轴”。
在当下美联储明显缺乏货币当局明确预期指引的情况下,耶伦又强调“没有预设路径”,这让美联储的货币正常化之路,势必让市场不那么“安心”,每一个新经济数据的出炉都会让人们需要重新评估美联储的加息节奏。在数据表现参差不齐的今天,货币政策突然“变脸”的可能性也在增大。
“本月的美联储议息会议基本上可以被认为是美联储向市场投降的标志性事件。”德国商业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周浩在今日的研报中表示。
一直以来美联储都在强调利率决策“取决于经济数据”,而数据主要就两项:通胀与就业。今年来这两项指标意外强劲,而美联储反而下调了利率预期与GDP增长。
RSM的首席经济学家Joe Brusuelas直言,美联储实际上已经放弃了依赖数据做决策的做法,转向风险管理立场。
所以矛盾就出现了,一方面美联储口头上说要“依数据而定”,实际上做的又是“依风险而定”的事,这可能给市场带来极大的困惑,损害前瞻指引的可信度。
“美联储始终表示其政策依赖于数据,这让其今天的决策有些令人担忧。”Prestige Economics的Jason Schenker表示“目前失业率维持在4.9%,核心通胀率在2.3%,但美联储却不加息意味着其对美国经济有明显的潜在担忧。”
其实不止美联储,全球各国央行都在不断背弃自己的“前瞻指引”。
例如英国央行行长卡尼,他早在2014年就将英国的升息概率与失业率联系在一起,暗示可能加息时点临近,但随后2015年里全球市场动荡,中国放缓话题被炒作升温,英国加息进程一拖再拖。到了今年1月卡尼也只是改口承诺“会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例如欧央行,同样也在上周又一次震惊市场。大家一定记得德拉基的经典口头禅就是“whatever it takes”,但上周的记者会上他又说利率下调已经到此为止了。这让市场很困惑,一边说要动用更多宽松措施,一边把降息预期封死。
用均衡博弈公共研究团队《没有信用的守夜人》里的一段话收尾:
在G20会议前后的一个多月里,一场没有硝烟、但堪称史诗级的大决战,在全球金融市场和各国政府的会议室里悄悄而又惨烈的展开。这是自次贷危机以来,双方长期积蓄力量的一次集中释放:
市场以“死给你看”的姿态向政府逼宫,而被逼到墙角的政府则不得不一再失信和退让。这是一场失控的博弈,这是一场看不到胜利的战争。
......
被市场逼到墙角的守夜人们别无选择,只能透支最后的信用不断的让步和妥协。在原本被寄予厚望的G20央行和财长会议上,仍然没有一个政府有足够的勇气和担当去引导一次面向新增长的“创造性破坏”和结构性改革,取而代之的是继续以信用透支和货币超发的方式,企图通过暂时的战术妥协来维持不断衰弱的“旧复苏”。
然而,面对有效需求不足、分配结构扭曲、人口结构老化、债务周期见顶等根本性问题,超级货币宽松的效果已经难以维系,政治泡沫也无法掩盖结构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