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四、周五人民币即期市场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开盘十多分钟居然没有成交,直到9:40左右才打破沉寂。
不少媒体和市场人士都注意到这种情况。证券时报周四即提到:
6月2日早盘,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开盘15分钟几乎没有成交,在北京时间09:45左右才出现了首笔成交,成交价格在6.58左右,也就是接近昨日收盘价附近,而距离中间价较远。
周五这一现象再度上演,路透:
人民币中间价开盘在6.5793元,虽然市场有报价,但双边价差依旧远远超过正常的水平,直至9:41分才最终达成6.5880元的首笔成交。
至于背后的原因,两家媒体都提到,是因为市场预期和定价机制出现了偏差。监管层要求人民币早盘开盘前15分钟的成交应落在做市商报价和中间价之间,如果偏离太大报价行不能参与市场报价。
因此,当报价行根据定价机制算出来的中间价与市场预期落差较大时,市场可能要等到15分钟限制解除才能得以成交。
路透援引一位中资行交易员称,“这两日的中间价符合定价规则,但不符合市场行情。报价行按规则计算报出中间价,但实际上又不愿按照报出的价格成交。”
那么,现在央行公布的中间价究竟是怎么算出来的?为什么会与市场预期有偏离呢?人民币中间价报价商之一、中信银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孙炜在接受彭博采访时把这个问题解释的比较清楚:
“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是指做市商在进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时,需要考虑“收盘汇率”和“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两个组成部分。
假设上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 6.5000 元,收盘汇率为 6.4950 元,当日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指示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需升值 100 个基点,则做市商的中间价报价为 6.4850 元,较上日中间价升值 150 个基点,其中 50 个基点反映市场供求变化,100 个基点反映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
由于各家做市商根据自身判断,参考三个货币篮子的比重不同(对于何为一篮子货币,央行给出了三个选项:CFETS货币篮子、BIS货币篮子、以及SDR货币篮子),对各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参考程度也有所差异,各家做市商的报价存在一定差异。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将做市商报价作为计算样本,去掉最高和最低的部分报价后,经平均得到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于 9 时 15 分对外发布。
孙炜还进一步介绍了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过程。据他介绍,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分为基础部分和人为调节部分。
* 基础部分,报价行需加权计算三个货币篮子(CFETS、BIS、SDR人民币汇率指数)过去24小时保持不变所需要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取该汇率与上日中间价的变化幅度
* 人为调节部分,各报价商结合自身客盘供求结构、风险偏好、国际外汇市场预判等因素,对基础部分进行一定人为调节 得到的加减点幅度,再加上前日16点30分官方即期收盘价,就形成各家银行的最终报价。
“(这么定价)影响应该倒不大,但这么搞,一旦市场预期和报价有偏离,报价行不参与,这15分钟就浪费了。”路透援引一中资机构交易员指出,“目的是好的,但产生的效果确实很奇怪。”
因此定价可能需要考虑在于市场预期出现分歧时如何处理,不过上述报道也提到,随着人民币外汇交易市场参与主体的扩大,这个问题或许可以被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