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媒体铺天盖地报道滴滴出行将收购Uber中国区业务中国优步(Uber)之后,滴滴终于官宣了。
滴滴出行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双方达成战略协议后,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Uber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优步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将获得合计2.3%的经济权益。
多家媒体测算,合并后新公司估值达到350亿美元。
滴滴也因此成为了唯一一家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共同投资的企业。同时,滴滴出行创始人兼董事长程维将加入Uber全球董事会。Uber创始人Travis Kalanick也将加入滴滴出行董事会。
今天上午,一篇署名Uber全球CEO卡兰尼克的博客文章在各类社交媒体上疯传。
博客称uber中国与滴滴正有意合并,并谈及对中国市场的看法。中国优步公关人员回应称,并未看到相关博客。随后,滴滴出行副总裁陶然回应称,博客是假的。
“此前已经澄清过关于滴滴、uber的市场传言,我们目前仍然是这一态度。对于今天网上流传的所谓的blog,我们和大家一样,不知道究竟怎么来历。”
不过美国科技博客Re/code联合创始人,同时也是硅谷科技圈具有影响力的科技记者Kara Swisher对腾讯科技证实了该博客内容的确是Uber CEO所发,由此可以进一步证实滴滴和优步中国即将合并。
滴滴与优步中国的合并传闻由来已久,而早在7月22日,就有接近此事的市场人士告诉华尔街见闻,滴滴可能已经在考虑与Uber中国合并的计划。
上周四,国务院明确网约车合法地位,为滴滴与优步等进一步扩张业务铺平道路。网约车合法后,满足条件的私家车可按一定程序转为网约车,从事专车运营。此外,鼓励私人小客车合乘。新政于11月1日起实施。
一位行业研究人士对华尔街见闻表示,现在资本市场其实已经明确发出信息,不希望两家公司再继续争斗,而从滴滴自身经营的角度而言,亦无必要持续进行资金消耗。“Uber也是如此,”一位美国机构投资人向华尔街见闻分析:“我们想问,Uber中国还有钱吗?他们的烧钱行为同样不可持续,与滴滴合并最符合投资人的利益。”
这样的观点并不新鲜,上个月,易到创始人兼CEO周航和总裁彭钢都曾公开分析滴滴和Uber中国可能“结亲”——“老大和老二打得最激烈的时候,往往是两人最亲密的时候。”
不过,合并后滴滴对用户的补贴并不会马上取消。新浪财经援引滴滴出行表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以最大限度提升用户出行体验为业务方向之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针对乘客的红包补贴和司机的奖励将继续发放。
今年来程维也曾多次表示,补贴是一种教育用户的手段,教育用户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未来补贴还会长期存在。
合并尚存监管障碍
不过财经表示,滴滴、优步中国尚未申报合并意向,能否通过监管审查还有变数。
财经援引多位熟悉监管和法律事务的人士表示,这起重大合并能否成功,依然面临诸多市场审查和监管未知数。据《财经》记者多方获悉,目前滴滴、优步中国均尚未向有关部门申报合并意向,在8月1日滴滴正式宣布收购之后,有关报备和审查程序如何推进才是关键。
此前有媒体称,交通部门有人士认为滴滴收购优步中国是市场行为。多位行业人士也表示,两家竞争公司合并业务和资产,无可厚非。但北大法学院教授、北大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邓峰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这起合并应当引发监管机构高度关注,如果严格对照相关法律规定,不排除监管部门叫停这起合并,若两家公司强行合并,在适用相关法律时,监管部门不排除会采用资产剥离、专访股权等方法来处理。
根据易观2016年Q2公布的数据,根据日活人数,滴滴占据了中国专车市场份额的70%,优步中国占据了17%。滴滴和优步中国合并之后在专车市场将占据超过87%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在更细分的快车市场,份额有可能接近100%。根据《反垄断法》规定,只要份额超过50%就构成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