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银行的Willem Buiter在最新报告中也提到了发达经济体通胀的回归:
发达国家通胀水平摆脱了近期低迷的局面,并有可能在接下来6-12个月时间里进一步走高。最近几个月我们对2017年通胀的预测已经小幅上扬,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过去几年延续的通缩趋势。
现在我们预期发达经济体通胀率在2017年提高到2%,这将是2012年来的最高水平。这种回升大部分原因要归功于基数效应、油价上涨以及其他外部拖累因素的消除,例如新兴市场经济企稳,发达经济体平均的汇率水平保持相对稳定(也有例外,比如日本),而前几年则是相对新兴市场升值。
未来12个月原油和其他商品价格的上行风险意味着明年通胀些许(短暂)的上行风险,但是全球反通胀压力依然非常大,通胀预期也非常微弱,产出缺口的弥合速度依然很慢,这可能会令潜在的发达国家通胀率在可预见的未来保持在低位。
这对央行来说意味着什么呢?花旗:
发达国家央行明年大幅追加刺激的预期在消散,一方面是潜在的短暂的通胀回升,另一方面是担心货币政策副作用在不断滋生,而且市场对于央行快速提升通胀的能力正在逐渐丧失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