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扩展资讯

人民币全球化:通往G3货币之路

来源:华尔街见闻     编辑:      2015-04-29

人民币在跨国贸易和及外汇市场中的角色越来越耀眼,未来打破老G3(欧元、美元、日元)的垄断,成为新一代国际储备货币的路径愈发清晰。

根据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利率及外汇产品资深总监Malcolm Baker的观点,人民币国际化需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人民币随着中国开放其交易成为交易货币,第二阶段则是开放其资本市场,让人民币成为投资货币。

第一阶段:交易货币

Baker认为人民币交易市场几乎已经完全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阶段已经完成。

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离岸人民币(CNH)交易量在全球外汇交易量中的份额从2010年的0.9%涨至2013的2.2%,日均交易额由340亿美元升至1200 亿美元,其中离岸衍生品市场日均交易额超过500亿美元。快速发展的另类投资工具使得离岸市场投资者来对冲人民币风险敞口的能力得以提高。(遗憾是外汇交易大量是场外交易,难以准确统计总量,BIS的统计三年才进行一次,上述交易额在2013年之后可能均已进一步增长。)

根据中国银行(香港)全球市场利率交易处外汇电子交易主管Michael Ng近日在香港财资市场公会的研讨会上介绍,CNH从语音经纪产品变为主要采用电子方式交易的产品这一进程也比许多人的预期要快得多。一年前,每日交易额当中有一半通过语音经纪人来处理,而如今,交易当中大约有90%至95%通过电子平台来执行。

同样的,在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全球支付货币中,人民币的占有率继续缓慢上升。截止2014年12月,人民币占全球支付货币市场份额的2.17%,较一年前的0.63%大幅上涨,使得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已经非常接近日元的2.69%。

rmb-2

从可获得性的角度看,目前全球有近15个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从流动性角度来看,中国官方的统计数字显示, 中国央行目前已经与28个国家或地区签署高达3.1万亿人民币的货币双边互换协议,离岸人民币存款近2万亿元,且离岸人民币债券(点心债)和其他人民币资产市场蓬勃发展。

至少有十余个国家的央行表示外汇储备中包含人民币资产;另外,中国人民银行在去年10月曾表示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七大储备货币。

此外,人民币买卖的利差变化也能看出人民币的地位的变化。瑞银(UBS)在上月末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过去几年境内外人民币汇价差显著收窄,也表明境外投资者在中国在岸市场的参与度和投资兴趣均显著增长。 较小的买卖差价表明强劲的流动性和活跃的交易活动。2015年迄今,境内和离岸人民币市场上的平均买卖差价分别为0.03%和0.05%,而欧元、日元和英镑仅为0.01%。

花旗集团中国区外汇与本地市场交易主管及董事总经理龙炯(Jiong You)表示,目前就电子交易系统而言,CHN价差实际上和主要G10货币一样较小,亚洲时区的交易量有几天甚至比澳元交易量还要大,随着其流动性的增长,CNH正转变成为商品化货币。 

第二阶段:投资货币

尽管如此,中国资本账户、特别是跨境投资方面的限制依然存在,导致债券收益率、利率和汇率等方面的境内外差距依然存在。过去两年中国已稳步推进金融领域的改革,市场普遍预计今年改革步伐将会进一步加快。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近期举行的 2015年中国发展论坛上强调,今年我国将继续推进金融改革和开放,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这是“十二五”规划设定的目标之一。周小川指出 2015年要完成的三项任务:1.逐步解除对个人跨境投资,尤其是在海外和国内金融市场投资的限制,使境内外个人投资更加自由;2.进一步开放国内资本市场(推出深港通并允许投资者在国内和海外资本市场更自由的投资);3.修改外汇管理法规,适应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
 
周小川的讲话发表后不久,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审批通过了部分新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s),总投资额度达721.5 亿美元。其中富达基金(香港)有限公司获得了12亿美元的额度,打破了之前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的每家 QFII不超过10亿美元的上限。

去年,上海和香港股市互联互通机制的启动也标志着市场进一步开放。沪港通、QFII和RQFII制度下的额度汇总显示,海外人士可带进中国市场的总额约为1700亿美元。

不过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还需进一步加大,至少对于中国力推的人民币进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一事来说,目前力度还有欠缺。(SDR是由IMF创设并管理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用于补充国际外汇储备资产不足。SRD采用一揽子货币的定值方法。基于2010年IMF上一轮对SDR的审议结果,目前SDR货币篮子权重为:美元(41.9%)、欧元(37.4%)、英镑(11.3%)和日元(9.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纳入 SDR篮子的货币有两个标准:1)“主要交易国”标准,即该货币发行国在过去 5年内货物和服务出口额位居世界前列;2)“使用自由”标准,即货币在国际交易支付中广泛使用并在主要外汇市场中广泛交易。在 2010年的评审中,人民币被认定符合第一个标准,但不符合第二个标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011年 9月的一份研究提出对“广泛使用”和“广泛交易”的指标进行调整,采用储备资产标准指标(RAC 指标)。根据调整方案,IMF将参考国际储备货币构成(也可能以持有某种储备货币的国家数量为补充指数)、国际银行债务的货币种类来决定某种货币是否“广泛”使用。

为确定某种货币是否“广泛交易”,IMF将考察在外汇现货市场的交易量(也可能是买卖差价) 。 按照调整方案中的指标,上文中的诸多数据也印证了,人民币将与“自由使用”标准更加接近,因为随着中国央行继续扩大与他国的货币互换并加快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有更多国家将人民币列为其储备资产货币之一。

但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交易中仍非主要货币,尤其是在香港以外市场,此外中国仍存在明显的资本管制。中国需要在金融改革和资本项目开放上取得更多进展,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此外,投资者目前的一大担忧在于,为人民币国际化而进行资本账户开放可能会导致大量资本外流,以至于引发金融风险。有很多类似新兴经济体经历了金融危机,譬如近期的俄罗斯。

但是德意志银行担任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表示,目前情况来看,资本账户开放不但不会造成资本流出反而将促成资本净流入

首先,相较于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者当前遇到的壁垒更高。鉴于海外投资中国资本市场的渠道有限,逐步放开资本账户预期将引导更多资本流入;再者,政府在资本账户自由化早期会保持谨慎,将准备政策防止破坏性的资本外流;最后,人民币在岸及离岸间的息差也将继续支持资本流入。沪港通启动后的交易数据也印证了资本净流入的情况。

最后,回顾历史,美国用了60年时间,直至1945年左右才在GDP及货币方面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今年初,世界银行预测中国基于PPP的GDP在今年某个时候可能会超过美国,因此人民币的增长潜力非常巨大,剩下的更多是时间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