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中国人民银行维持公开市场利率不变,向公开市场净投放900亿元。中国央行上调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87点,报6.7852,为去年11月以来的新高。几个小时前,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
中国央行今日进行1500亿逆回购操作,具体为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4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6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央行公开市场今日将有600亿逆回购到期。
中国央行500亿元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45%,400亿元的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6%,600亿的28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75%,均与上次持平。
Wind数据显示,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有2100亿逆回购到期,周一至周五分别到期400亿、0、700亿、600亿、400亿;此外,周五还有2070亿MLF到期,以及600亿国库现金定存到期;无正回购和央票到期。
今年3月,美联储上调利率后,中国央行随即跟进,全线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和MLF利率,被市场解读为“变相加息”。但对比三个月前,中国目前市场利率和实体经济情况已经大不相同,分析认为此次中国央行没有跟进必要。
中信固收认为,本次央行并未提高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利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因素:
1) 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中美利差虽有所缩小,但是仍高于130BP,处于历史高位。
2) 外汇占款降幅不断收窄,外汇储备持续增长,资本流动改善,无需央行被动加息。
3) 去杠杆政策导致银行资金利率不断提升,一年期SHIBOR利率仍高于LPR,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有被动抬升的可能。
4) 宏观经济正处于库存周期和地产周期的尾声,下半年面临下行压力。
5)去杠杆政策取得阶段性成果,结合昨天的经济、金融数据,特别是M2增速创新低,显示去杠杆政策取得积极效果。因此在缓和、渐进去杠杆的政策要求下,央行也无需继续加息,以避免市场出现超调。
但九州证券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央行此次并未跟随美联储加息,可能主要是为了避免市场形成中国央行跟随美联储加息的印象,但究竟出于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方向,现在是修复OMO利率与市场利率“剪刀差”的良好机会。邓海清认为本次央行不加息值得商榷,具体原因如下:
(1)目前存款类机构质押式回购7天利率DR007,大致处于2.95的水平,远高于7天OMO利率2.45,上调利率不会引起金融过度反映;
(2)6月美联储加息,是中国央行良好的加息窗口,跟随美联储加息才是明智之举;
(3)目前债市表现良好,近一个月以来,10年国债收益率下降近10BP,债市对上调OMO利率有一定的承受力;
(4)人民币汇率已经稳定的前提下,不再是央行核心变量,缩窄政策利率与市场利率才是关键;
(5)全球央行流动性拐点,再叠加中国经济企稳、5月以来金融市场稳定,中国央行应该保证货币政策的全球同步性。
此外,今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7852,为去年11月以来的新高。上日中间价6.7939,上调87点。上日官方收盘报6.7970,夜盘收盘报6.7943。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今日开盘报6.7882,上日收报6.7943。 目前小幅走低,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涨0.06%,报6.7930。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微跌0.01%,报6.7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