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证券(NOMURA)最新分析指出,真理不会永远掌握在多数人手中,而金融市场上的“共识”也绝非永远正确,过去的一年里市场广泛“共识”在这几个地方栽了跟头:
1.特朗普经济、财政政策助力美元“腾飞”?
特朗普上任之初,市场普遍预计其描绘的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以及“America First”的口号将带动美国国债收益率及美元同步走强,不过随着2017年尘埃落定,美元及美债年内交出的答卷与市场预期大相径庭。特朗普政府在推行新政的过程中遇到了非常大的阻力,导致政策出台的进程远远慢于市场预期。此外虽然2017年美国经济增速持稳,但是在欧元区、日本、中国以及英国等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普遍强于预期的背景下,美国经济“不进则退”,导致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美元表现疲软。
2.通胀低迷美联储就会放弃加息?美联储加息美元就会走强?
尽管通胀疲软这一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进程中最为忌惮的“心病”未除,但是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中美联储并未因此而放慢加息的脚步。全年美联储共加息三次,多于年初市场主流预期“加息两次”。不过美联储相对积极的收紧货币政策态度并未能刺激美元明显走强,以欧元为代表的一系列非美货币出现普涨间接打压美元指数中长期积弱难反。
3.中国经济增速放缓?
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再次超出市场预期,并带动印度、墨西哥以及韩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出现广泛增长,而美国国债收益率持续走低也间接推动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迎来普涨。
4.英国脱欧问题发酵将重创英国经济?
尽管英国脱欧问题进展缓慢,但是2017年全年英国经济增长超出市场普遍预期,至年底市场对于英国通胀的预期水平也出现了一致性上调。2017年年初市场普遍认为英国央行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按兵不动,但是英国央行却在下半年进行了近十年来首次加息。目前看来,17年年初市场对于英镑/美元的1.25预期目标价位显然是过于悲观了。
1.市场广泛预期欧元区经济增速放缓、美国经济实现反超,但野村观点相悖
在17年欧元区经济增长“跑赢”美国的背景下,预计近年欧元区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共识增长率由2.3%降至1.8%。而美国经济增长率预计将由2.2%升至2.5%,并预计美联储将在2018年加息三次。不过野村对于欧元区经济增速大降持保留态度,其分析称市场主流预期给出的共识增长率大幅下降并不准确,并预计今年欧元区经济将保持2.4%的高速增长,并助力欧元/美元进一步走强。
2.全球债券收益率将迎来普涨行情
随着全球各主要央行纷纷踏上收紧货币政策征程,预计债券收益率市场2018年将迎来普涨。其中加拿大央行今年潜在的三次加息有望推动加拿大国债收益率大涨同时带动加元走强。此外英国央行年内有望再度祭出加息政策,而这同样将推动英镑继续上涨,而对于英国央行在2018年加息几次的问题上,市场主流预期认为英国央行将加息一次,而野村预计英国央行将加息两次。
3.中国经济增速料出现明显下滑
预计2018年中国经济增速将由2017年的6.8%下降至6.4%,而这也将拖累亚洲整体经济增长出现放缓。预计至2018年年底美元/人民币将涨至6.68。
4. 央行政策继续主导汇市
市场普遍预计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士以及挪威央行今年将迎来加息,但是野村认为上述央行18年仍将按兵不动,因此野村预计澳元、纽元等对应国家货币将继续走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