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扩展资讯

中国制造2025正式出台 明确制造强国路线图

来源:新华社     编辑:      2015-05-20

《中国制造2025》19日正式公布,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其中,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是第一阶段目标。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2035年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这意味着,到2025年,我国综合指数接近德国、日本实现工业化时的制造强国水平,基本实现工业化,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工信部部长苗圩说。

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既是愿景,更是现实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促使高端制造回流。与此同时,中低收入国家依靠资源、劳动力等优势,以更低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转移,对我国形成“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

“提出制造强国,不是简单扶持哪个产业,而是强调动员一切可动员力量激发创新,带动制造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认为,衡量制造业强国的标准包括拥有雄厚的产业规模、优化的产业结构、良好的质量效益和持续的发展能力,而这些的核心是创新。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一个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产业规模占整个世界制造业20%左右的份额,但创新力不足,仍处在“大而不强”的位置。对此,《中国制造2025》提出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等九项战略任务和重点,并明确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五项重大工程。

“其中,智能制造将是主攻方向。”苗圩说,工信部正参与国家组织的关于智能制造重大工程的研究,预计花三年时间,选择重点领域,选择一些地区、行业做试点和示范探索,推进智能制造发展。

此外,我国还将从体制机制改革、创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等多个方面,保障和支撑制造业发展。


今年4月,各地工业发展的分化仍在继续。重庆、西藏、江西、贵州等地规模以上工业仍是高位。而东北及山西的规上工业增速仍为负数,而内蒙古、吉林、山东、湖南、贵州等地持续增速下滑。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今年4月,尽管工业生产形势转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达到5.9%,比3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但是各地工业发展的分化仍在继续。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4月份全国各省工业增速,重庆、西藏、江西、贵州等地规模以上工业仍是高位。而东北及山西的规上工业增速仍为负数,而内蒙古、吉林、山东、湖南、贵州等地持续增速下滑。

对此,中国社科院工业所工业运行室主任原磊指出,从目前的情况看,部分省份多发展资源型产业,产业结构粗放。随着中国工业化进入不同阶段和全球经济的变化,受到的冲击比较大。

“短期内这个情况不会好转,因为问题出在经济结构内部,是产业结构失衡和体制僵化导致的工业增速下滑。”他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