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资本市场可能是韩国资金进行海外投资的重要投向之一,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韩国对于中国或人民币资产的配置水平并不算高,未来的增长空间较大。韩国央行的外汇储备结构不可知,我们从韩国的国际投资头寸表出发,观察韩国私人部门对于中国以及人民币资产的配置情况。从韩国海外证券投资的分国别情况来看,中国的排位明显靠后,总额仅为149亿美元,占比3.3%远低于整体资产的情况,且已自2007年高点14%下降至今,例如2016年的“萨德入韩”等事件可能均起到了明显的负面影响。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2007年之后韩国私人部门在美国以及欧盟的证券投资明显加快。
2、如果从币种结构来看,近年来韩国私人部门的海外证券投资呈现出一定的分散化配置趋势,但目前美元资产仍是最大单一币种占比67%,而人民币资产在其中的占比仅不足2%,这也与韩国央行所公布的外汇储备资产币种结构相似(2016-2018年间美元资产在其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水平稳定在70%上下)。此外我们还发现,港元证券资产在其中的占比自2007年的36%大幅萎缩至2.2%,这一占比的降幅基本由美元与欧元所替代,若人民币在后续可提升至港元的历史占比水平,这对中国资本市场而言将带来超过千亿美元的资金流入。但目前来看,韩资仍难以对中国资本市场产生足够大的影响。
3、8月我国外汇市场供求形势边际小幅改善,在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贬过“7”、人民币汇率指数跌至近4年来新低的背景之下,外汇供求形势相较于7月基本保持稳定甚至略有改善,其中结汇率的进一步明显回升是主要的原因。代表零售外汇市场的银行结售汇实现逆差378亿元,逆差规模较7月份收窄45亿元。其中银行自身结售汇逆差148亿元;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230亿元,逆差规模环比继续收窄53亿元。特别的,8月份结汇率环比继续反弹6个百分点至73%,为近一年来的新高,与此同时售汇率持平于69%,结汇率再度升至售汇率之上,市场的汇率预期仍稳,这也成为本月结售汇数据边际略有改善的主因。8月央行外汇占款余额变动为-84亿元,央行仍未直接干预外汇市场符合我们的预期,从8月至今的情况来看,逆周期因子以及发行离岸央票等间接工具仍是首选。8月末央行官方外汇储备余额为3.1万亿美元,环比增加35亿美元,根据我们的测算,本月汇率折算因素为负贡献,外储规模增加主要受到了美债收益率下行等资产价格变动的支撑。
4、陆股通方面,8月份单月外资净增持A股132亿元规模小幅提升;债券方面,境外机构8月份共增持人民币债券119亿元,增持幅度继续回落,其中主要增持了国债177亿元、政金债52亿元,减持同业存单154亿元,8月平均142bp的中美利差创下年内新高,但贬值因素对于外资买债特别是买同业存单仍造成了明显负面影响,整体上我们依旧认为8月的数据应当视为“扰动”而非趋势,预计后续几个月外资对于人民币债券仍将积极增持。
(文章来源:轩言全球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