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扩展资讯

上海自贸区金改提速 全面“资本项目可兑换”蓝图浮现

来源:华尔街见闻     编辑:      2015-06-05

据中国证券网报道,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局长张新今日下午在上海表示,上海自贸区已经做好了率先全面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技术准备。

今年3月,央行行长周小川曾提到,今年将推动人民币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

中国的“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加快推进人民币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而2015年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打算通过各方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目前正在通过三方面工作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即推动境内外的个人投资更加便利化、推进资本市场更加开放以及准备对《外汇管理条例》进行新一轮修改。

次月,周小川在IMF年会上称,根据IMF对资本项目交易的40项分类,目前实现完全或部分可自由兑换的有35项,仅五项仍属于完全不可自由兑换。

周小川进而表示,未来将推进6项具体的改革,这些措施包括:

1)中国将放宽个人投资者跨境投资渠道,包括推出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QDII2)试点;2)中国将引入深港通,允许非居民在境内市场上发行除衍生品之外的金融产品;3)取消大多数外汇管理的事前审批事项,建立有效的事后监管和宏观审慎管理制度;4)为海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资本市场提供更多便利;5)通过清除多余的政策障碍和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促进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6)采取必要的步骤健全风险防控。

中国证券网称,这6项改革全面落地之日,也就是全面资本项目可兑换之时。张新表示,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重点,也是全面实现上述6方面的突破和全面落地。目前,10方面的技术准备已经到位:

1、 上海已经形成了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政治保障、市场机制和理性文化。截止6月1日,通过自由贸易账户,企业办理各类跨境资金结算是1600亿,按照新规则开展的跨境融资一共是700多亿。实践证明,上海自贸区未成为热钱流入和套利的管道。

2、 建立了有管理的可兑换的制度安排。资本项目可兑换也是有管理的可兑换

3、 已建立了对外债规模、币种错配、短期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这体现在今年2月份颁布的自由贸易账户境外融资和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的实施细则。

4、 建立了资金大进大出的总量调控和应急管理的政策储备,建立了总量闸门的调控机制。资金流动总量触动到闸门后,就会启动应急方案,调整宏观审慎参数

5、 建立了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的分析检测体系。这会成为日后风险管理的主战场。央行上海总部已经建立了特别的监测室,24小时监测,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

6、 建立了强大的、多角度的、风险跟踪的账户管理系统。这是实现事前审批到事中事后管理的基础。在数据搜集上,能对跨境资金实行24小时监测,能监测资金的来龙去脉。

7、 建立了适应可兑换的国际收支统计和监测体系。对接国际标准,实现全口径统计。

8、 建立了本外币的一体化管理框架。资本账户可兑换后,人民币和外汇业务将实现一体化管理。

9、 能对资金流出后的流向进行跟踪服务。

10、 建立了上海市跨部门的跨境资金监测分析和应急协调机制。

张新表示,上述10项技术筹备工作的全面到位,勾画出一幅资本项目可兑换后的整体画面。它的总体特点是:央行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市场化规则;各类经济主体根据规则自主安排跨境资金流动,不再需要审批;监管部门从事前审批到事中事后监管,从个体审批到总量稳定;背后有强大的账户信息管理系统;有管理部门对异常状态下总量调控和危机处理的应急工具箱,这是隐性的,正常情况下不干扰经济主体的跨境资金流动。

他还提到,上海自贸区没有成为热钱流动、套利的管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