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造成的外部冲击严重扰动了短期宏观经济轨迹,给很多小微企业带来生存之忧,发展之惑,但这并未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文/ 梁 坤
在风险社会,新冠病毒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场传染病,而是一场公共社会危机。它似乎在昭示:任何时候,我们熟悉和珍爱的生活方式,都可能会为一些完全意想不到的事情而终结。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人民在勠力同心、坚定战“疫”之余,也逐渐清楚地认识到:新冠病毒不仅会给肌体造成呼吸衰竭,更会让短期经济发展陷入衰退。
对经济体来说,疫情是一种外部冲击,扰动经济走势,打乱社会秩序,使经济系统和重要经济变量偏离既定轨道。
在疫情爆发早期,短期的经济发展成为一种控制疫情、保障人民健康的代价被支付,封城、延长假期,千方百计防止局部危机演化成为整体危机;而战役进入相持乃至全面反攻阶段时,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就成为了化解风险的共同着力点。
迅疾而至的外部冲击
今年冠状病毒的病情之危急、发展之迅猛、牵涉面之广,对比SARS有过之无不及。疫情的发展尚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经济企稳的内生性动能被阶段性压制是毫无疑问的。
从经济增长的底层动力来分析,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消费、投资、出口这“三驾马车”来拉动。
新冠肺炎对消费的影响是肉眼可见的。消费者紧锁家门足不出户,商铺集体歇业,跨区域交通也被受限制,让消费的服务与供给能力断崖式下降。
受此次疫情冲击最大的是服务业,尤其是交通、旅游、住宿餐饮、线下培训、零售、会展等行业,这些行业恰恰是中小企业的聚集领域,也是吸纳就业的“海绵”。
如果不在短期内解决疫情,失业问题很有可能会接踵而至。
以电影市场为例,去年春节档取得58.59亿元票房,2020年春节档却颗粒无收;去年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国零售和餐饮业完成10050亿元销售额,今年很多餐企屯下的食材白白浪费;去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 139亿元,今年初的旅游市场一片黯淡;全国铁路发送旅客数量降幅超八成,大量航班因疫情熄火……有专家预测,春节后的短短7天,电影、餐饮和旅游三个行业的经济损失就达到了10000亿元。
也有很多人寄希望于疫情结束后的报复性消费反弹。然而,这是并没有太多根据的乐观,消费的止跌回升并不能覆盖掉前期的损失。
各地的严防死守,让经济处于半瘫痪状态,很多国内的投资项目也被按下“暂停键”。
春节本就是返乡高峰,延长假期、复工复产被推迟,企业的生产、投资都会受影响,制造业、房地产、基建投资短期基本停滞。还有部分尽调无法进行,企业投融资计划搁浅,港股IPO节奏被打乱,据说京东、百度等公司的港股回流计划也因故押后。
至于出口,世界卫生组织将疫情列为全球突发性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这项世卫组织对流行病发出的最高预警,势必打乱跨国贸易的节奏。这方面,我们有着深刻的记忆: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后,2003年春季广交会成交额仅为44.2亿美元,只有16 400多位客商到会,远不如2002年春季广交会到会客商逾12万人、成交额168亿美元。
总体来看,一段时期的消费低迷、投资乏力、贸易降低以及失业率提高是客观存在的挑战,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速将承担较大压力,恐会影响全年表现。
敏感但不脆弱
新冠肺炎疫情是时代的新考题。同样是冠状病毒,同样在春节发动突袭,它不仅给我国社会和经济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也唤起了整个民族关于2003年非典疫情时期的集体记忆。
但今天的局面同非典发生的时代不能完全类比。
10余年中,中国拥有了击退疫情更足的底气:比之2003年1.4万亿美元的GDP总量和1000美元的人均GDP水平;2019年的GDP总量达14万亿美元,人均迈上10 000美元新台阶,整整翻了10倍,公共卫生体系和体制建设也更加完善。
但焦虑也由对比产生。2003年正处于中国经济狂飙突进的黄金时期,投资热潮下,经济波动的自我修复能力配合政府的“救市”,并未使经济陷入困境。
当下的中国,面临内部结构调整和矛盾释放、外部世界经济和贸易下行、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提升以及中美经贸摩擦等不利环境,增速放缓、债务压力沉重、中小企业生存状态不佳,逆周期调节尚在进行时。
从时间窗口来讲,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补齐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已经到了冲刺阶段。
这是全面复兴的最关键时期,这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斗争。
经济失序不仅不能成为新冠疫情的次生灾害,反而要成为打赢疫情阻击战的支撑与托底。
正是如此,政府和企业不再在“延期”与“复工”间摇摆。分城施策,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正如国家发改委的表态:没有经济保障的防控措施是不可持续的,也难以达到战胜疫情的目标,最终受损害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
越是望向历史,我们就会越坚定:近几十年国际上大的疫情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一两个季度。中国目前的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比任何时期要强,我们也比任何时期抵御重大灾害的能力更强。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经济表现可以敏感但不会脆弱,新冠肺炎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这场暂时性的外部冲击,不会改变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无法撼动经济基本盘。
走出阴霾 重塑肌体
抛开国家的宏大叙事,企业的命运随着疫情高低沉浮,忧虑正爬满无数中小企业家的心间眉宇。他们的挣扎渴望被关注,他们的困难值得去纾解。
诚然,疫情是企业思考转型的时点,摆脱路径依赖的良机。但眼前的问题是,疫情终将结束,可企业能不能等到它结束?严峻的形式下,部分企业的倒闭和小范围的群体失业,已经出现了征兆。
面对大考,中国有可以使用哪些财政和金融政策工具来抗疫情、促增长?
疫情爆发后,政府快速反应,财政金融协同精准发力,在2月初密集推出多维度的政策工具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疫情防控是第一要务。截至2月13日,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805.5亿元,实际支出410亿元。力度大、行动快,政府试图发挥集中动员的体制优势,打一场速战速决的阻击战。
为了稳住经济,一整套开闸放水、减负降费的“礼包”接续而来。人民银行送上“及时雨”,在宣布超预期开展市场公开操作,2月3日和4日两天累计投放基础货币1.7万亿元,保持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合理充裕;设立3 000亿元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规定对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
同时,多地政府纷纷出台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政策措施,助力企业穿越“火线”:例如减税降费、调低社保缴费基数、提供低成本融资等等,上海更为中小企业出台细则,由房屋所属国有企业免除2020年2-3月的租金。
从中央到地方一套组合拳下来,不仅强力保障抗疫前线的救治和物资供应,也将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降至1.6%以下。
如此支出,财政赤字率必会上扬,但套用前财政部长金人庆在防治非典时的那句名言:“财政减收终可数,经济发展难限量”。
为企业减负就是为发展蓄能。
2019年,企业债务违约金额达到1 165亿元的历史新高,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是3.22%,标志着我国企业将进入一个整理资产负债表的紧张时期,将有一批民营企业被迫收缩版图甚至破产重组。
对日子早就不好过的民企来说,疫情的到来无疑是雪上加霜,甚至会成为压垮个别企业的稻草。
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的上升,会不会演化为系统性的金融风险?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表示,“小微企业的不良占比较小,另外银行业拨备覆盖率达到180%以上,有充足的资源应对不良率上升。”疫情是暂时的,从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回旋余地来看,不会对金融造成大的影响。
政府在不断“提气”,企业家也在“争气”,大家都憋着劲熬过2月份的萧条。病毒逼着社会治理体系的成熟、企业的成长和优胜劣汰。积极展开自救、正视困难又满怀希望,是企业家该有的思想姿态。闯关夺隘,化蛹成蝶,经济的韧性恰恰来自于每一个不服输、有闯进的经营单元,处理公共风险需要政府与市场、企业、个人等形成合力。
新冠肺炎的爆发是中国稳健发展之路上的插曲,无需神话灾难,疫情带来的磨难值得铭记与反思。
烫平经济波动之后,大国将锚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适时调整财政和金融政策,规避短期经济刺激政策的“后遗症”;同时重塑信心,培育新的增长动能、孕育新的投资机会,让复兴之力充分涌流,尽情释放。
大国是从无数磨难中走过来的,我们应该从残酷的教训中习得更多。
2003年的非典事件,让人惊觉完善公共卫生系统和提升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重要性。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又一次大考,重新暴露出很多问题。
这些议题涵盖重大的经济意义,但又决不仅限于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它促使着人们去反思目前公共卫生防疫系统存在的漏洞、去探讨如何建设政府危机管理机制、去思考如何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