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周四凌晨2点,美联储公布6月FOMC声明,维持利率不变,符合市场预期。美联储主席耶伦于2:30开始举行新闻发布会。
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在7月会议上采取行动的概率极小,9月加息的概率稍大,但多数分析师相信首次加息要等到12月。耶伦表示,如果经济形势符合美联储多数决策者预期,可能会在2015年稍晚开始加息,但这并非板上钉钉之事。
但耶伦试图淡化市场对加息时点的关注,反而强调渐进式的政策收紧节奏。她在发布会问答环节时强调,“目前太多注意力被放在了首次加息的时点上,但市场参与者应该更关心货币政策的未来路径”。
关于劳动力市场与通胀
就业增速已经扩大,劳动力市场好转。劳动力市场的一些周期性疲软因素仍然存在。目前尚未达到加息的条件,FOMC认为加息取决于是否实现美联储目标。通胀所面临的下行压力减轻。工资增速相对偏低。预计通胀率会在中期升向2.0%。
当被问及经济距离全面产能还有多远距离,耶伦称,失业率超过正常水平的预估。失业率之外似乎存在非同寻常的产能闲置问题。薪资增长迹象是暂时性现象,并非决定性因素。我们需要见到劳动力市场更加强劲。
就业市场的周期性疲软问题看起来可能犹存。就业参与率低于预估值。薪资增长相对迟滞。已经取得进展,但还有改善空间。进口物价下滑限制了通胀。随着就业市场的改善,通胀将升向目标。
美元基本企稳,通胀已经有所好转。能源价格已经企稳,压力正得到缓解。进口物价下滑导致核心通胀压力降低。通胀率可能会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保持在低位水平。
不要过分强调首次加息时点
耶伦表示,如果经济形势符合美联储多数决策者预期,可能会在2015年稍晚开始加息。但她强调,不要过度渲染首次加息时点的重要性,首次加息之后,货币政策立场将保持宽松一段时期。美联储将会逐次会议评估加息。
耶伦称,到底在2015年9月、12月还是2016年3月加息都不是问题,关键是整个加息路径。IMF将认同,首次加息的时间点的重要性不应当被过分渲染。
耶伦在发布会上说,委员会将会在“每次会议的基础上”来讨论首次加息的时点,取决于“最新的经济数据和对经济前景的影响”。
如果经济扩张好于预期,通胀率也高于预期,预计FOMC加息路径将更加陡峭,将会上调至更高水平。如果形势恶化,未来加息路径将会更低更慢。FOMC将密切关注未来经济数据。
被问及加息时机时,耶伦表示,过早开始加息恐怕会扰乱经济复苏。美联储努力做到透明和负责。
美联储前瞻指引符合“循序渐进”的精神。目前,参与者们认为,利率正常化将会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可能会见到经济数据符合美联储在2015年开始加息的预期。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每年加息100个基点并非承诺”。尚未就加息时间做出决定。
关于美元升值影响
耶伦表示,美元大幅升值拖累了经济增长,因为削减了出口。这一拖累可能会继续一段时间,但经济会克服这一拖累。美联储并没有对美元设定一个价格目标。
关于希腊问题
当被问及希腊问题,耶伦称,非常不幸的是,希腊与债权人面临艰难抉择。美国在希腊问题上的直接曝险程度非常有限。
“如果未能就希腊问题达成协议,恐怕全球金融市场都难以幸免。如果希腊问题对欧洲经济产生影响,毫无疑问那将是螺旋形上升的。”
加息前美联储仍需看到经济改善
关键的一点是,美联储的加息门槛并不高。耶伦今日再次表示,加息之前,美联储需要看到”劳动力市场持续改善,且通胀在中期内稳步上升至2%的目标水平。”
耶伦的措辞仍然是模棱两可,确认加息脚步正在来临,前提是未来数月内的经济数据表现符合美联储预期。美联储相信,美国经济第一季度的疲软表现是暂时性的。
据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观察,FOMC加息预期已经在美联储议息会议之后被进一步推迟:
9月份加息可能性降至22%,决议声明发布前为28%。
10月份加息可能性降至43%,决议声明发布前为47%。
12月份加息可能性降至62%,决议声明发布前为68%。
在美国公布了超预期的5月非农报告后,有“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华尔街日报》记者Jon Hilsenrath撰文称,就业报告强劲,美联储走在今年晚些时候加息的道路上,不过今年6月会议上不太可能加息,美联储想获得经济扩张的更多证据。
美联储究竟是在收集9月加息的证据,还是在等待9月不加息的理由?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或许倾向于后者。
投资者已经开始对冲美联储加息
美联储的一举一动都会对金融市场产生影响,比如美联储就曾在2013年引发了“削减恐慌” (taper tantrum)。
时任美联储主席的伯南克在2013年5月表示,可能会缩减量化宽松措施规模,恐慌应声在全球债市开始蔓延。到同年9月,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140基点。其他地区紧随其后,德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80基点,日本十年期标准利率上涨20基点。时间快进到今天,从4月中旬开始,全球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都在飙升,其中美国国债飙升40个基点。
华尔街见闻此前报道,随着美联储加息临近,欧洲美元期货期权近期合约的未平仓规模也开始增加,这暗示投资者已经开始使用金融衍生品来对冲利率风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