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苏州白塘一号小区换掉老物业引进日本物业,还在现场搞起了欢迎仪式,居民放礼花欢迎,一时间引发热议。
从画面中可以看到,欢迎仪式举办的非常热闹,物业工作者们排成整齐有序的队伍从小区进入,现场热火朝天,倒是有种过年的感觉,工作者们放鞭炮围在一起,场面十分壮观。
如果只是单纯地换物业,不会引起轩然大波,最大的争议点在于更换的是日本物业。
难道中国物业公司的服务不好吗?或者说难道不能换中国更好的物业公司嘛?为何要换一个日本物业公司?难道他们的物业服务更好?
从不少网友发表的评论来看,中国物业公司的服务备受诟病,很多人也感同身受。苏州一小区邀请日本物业进驻,对于中国物业行业来说,或许影响不大,但却侮辱性极强。因为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业主是物业管理的主人
你信吗?
物业公司是由业主花钱请来管理小区的,按理说,业主是“甲方爸爸”,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甚至物业公司应该尽可能的服务好广大业主,并博得业主们的“续约”。
可事实上,业主与物业公司的关系充满了矛盾,我们经常在各种新闻看到的报道,都是物业和业主发生各种纠纷,甚至出现一些打砸、人身伤害等事件。
曾经中国人民大学“小区治理”课题组先后对北京100多个居民小区进行调研,结果显示:业主与物业公司发生过严重纠纷的小区占到了80%,其中产生肢体冲突和暴力冲突(不包括威胁和恐吓)的占37%。
可见,业主与物业公司的关系多么紧张,业主对于物业公司的抱怨和不满,更是“罄竹难书”。
就像去年李荣浩突然发了一篇微博,质疑小区物业公司到底是个什么机构?物业公司是一种怎样的存在,为什么自己作为小区的业主会被训的跟孙子一样……
来源李荣浩微博截图
对于明星居住的小区,应该档次不差吧,物业公司应该也比较优质吧,却也遇到这种类似的问题,更别说我们普通的居住的小区了,问题也是丛生。
同样是去年,安徽合肥华冶万象公馆小区业主还给物业送来了“干啥啥不行,收钱第一名”,这样带有侮辱性的锦旗!
图源网络截图
或许,在国内不能说大多数物业都有很严重的问题,但是有问题的物业绝对不在少数,由于小区业主在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只好“被逼无奈”的拉横幅维权。
图源网络截图
通过梳理,我们整理了一下,当前有关物业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4个方面:
第一,收费标准不透明,且存在胡乱收费行为。目前来看,由于物业收费并没有相关的标准,往往都是按照对应的区域来进行收费的,因此一些物业会自己划定相应收费标准,多收少收由物业说了算,因此有些物业会借此增加费用,并且相关的费用途径也没有公示。
第二,小区公共区域用于牟利。根据《物权法》规定,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但有些小区物业却将这类公共区域用于出租给外来车辆停车,从中收取停车费,或者在小区门口增设显示屏用于投放广告,以及在电梯间加装显示屏投放商业广告。
第三,收钱不办事,服务态度差。一些物业收费后,并没有帮业主解决问题,有时候业主找到物业帮助解决困难,却碰到一再推托的情况,服务态度很差,并且有些物业的人员流动性很大,素质参差不齐。
第四,制定不合理条款。在进行房屋验收的时候,一些物业会在合同上增设一些不合理条款,但很多业主在签合同的时候一般都不会仔细阅读相应的条款,导致最后吃了亏还没办法解决问题。
房子也要“保养”,不然会贬值
既然中国问题这么多,那么日本的物业管理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在日本,10 年前造的房子和 30 年前造的房子,从外表上看都差不多,跟新的一样。但国内 90 年代的房子,到现在即使不是危房,外面墙体也大都老化破旧,甚至有些小裂缝。
比如,在深圳,很多80、90年代建的房子就成了“危楼”。
一方面是由于建造时,采用的材料不当,当年央视就曾爆光过深圳有不少房子采用的是海沙做建筑混凝土,是因为它可以节省一半的成本;另一方面,是由于物业管理维修保养不到位所构成,而且占比不下于建造用料和方法。
因此,国内城市住宅的实际寿命一般在30到40年左右,而日本房子的使用寿命大概在50到70年之间。
这其中的差距,就是在于日本的房子会“保养”。
这是一栋位于大阪中央区的小公寓楼,你能看出是1990年建筑的吗?
第一,维修基金使用更便捷和灵活。
在日本,买一套公寓,必须缴纳一笔维修基金,每个月还有修缮管理费。这笔维修基金不像国内交由政府(房管局)管理,而是由公寓的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共同管理。需要使用的时候,由物业公司提出预算,业主委员会审核批准,从银行直接支付,当地政府是不会介入的。
同时,国内的维修费是按照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公摊面积)来算的,而日本的维修费是所有业主完全平摊的,也就是低楼层的业主也要承担屋顶防漏的工程费用。
第二,物业管理制度规范,房子也要“治未病”。
通常国内小区检修总是等管道堵了、设备坏了才去修理,但在日本是定期检修,房子自然就保养的好。
一栋公寓楼建成以后,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一起商定出一个维修计划表,业主们人手一份。什么时候维修外墙、疏通下水道、检修更换电梯,具体的施工时间都会写的清清楚楚。比如电梯是3个月检查1次,15年更换1次;消防探测系统是一年检修1次。
同时,管理人员必须是持证上岗,有政府颁发的“管理业务主任者”证书,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这个证书的通过率只有 20%,所以还是挺严格的。
甚至为了避免住宅频繁拆迁,日本政府提出了一个“建筑物百年”计划,要求新建造的大楼从结构到管道,从墙面到内部设施,必须能够用100年。单论这点,估计中国很多房子很汗颜。
第三,物业管理文化相对成熟。
其实,日本物业管理的服务内容和基本业务与香港大致相同(中国内地物业管理也是从香港学习而来)。包括大厦的清洁,废物处理,保养维修,环境保护,防火防灾,财务会计,购买保险等。
但是,日本的业主参与物业管理的文化相对成熟。
1、业主积极参与物业管理,比如轮流担当业主委员会干事、定期参加清洁卫生等集体劳动;
2、业主乐意接受花钱买服务的管理形式;
3、业主认为支付物业管理费是理所当然的事,拒绝缴费是不道德的行为,拖欠管理费的个案极少发生。
总体来说,日本的物业管理的法律基础好、资格管理严格、社会环境较好、物业服务企业专业化水平高等等,所以各方面都很完善,不仅很少出现业主与物业发生纠纷的情况,甚至优质的物业还让房屋更保值,在未来出手转让时也更有竞争力。
物业“新标准”来了,10万+物管还会剩几家?
其实,中国物业行业也有4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说见证了中国房地产市场40年的发展。
早在80年代从香港传入,首先是进入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其标志为1981年深圳第一家专业物业管理公司成立——东湖丽苑管理处。
到了90年代,物业管理由南向北迁徙,当时青岛、北京等城市已经开始接触物管的思想了,意识到物管是社区生活的必需品。
甚至各地物管公司就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因为注册物业公司很简单,很多开发商自己开发的小区就自己管,没有统一的标准。
到了2003年,算是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分水岭,标志是2003年6月国务院推出了第一版《物业管理条例》,这个时候不仅开始有了规则,也陆续推出了不少物管的细则如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章程等很多与物业管理相关的资质管理,还包括物业定价标准、服务标准等系列的法律法规。
随着市场的逐渐规范,物业管理行业也迎来蓬勃发展,行业集中度开始显现。2014年,更是诞生了“物业第一股”——彩生活在港上市。
截止2019年,中国物业服务企业10.5万家、管理规模164.5亿平方米、从业人员711万、年营业收入3500亿元。
其中,百强企业虽仅占行业企业总量的0.2%,但年营业总收入850亿元,占全国物业服务企业年总营收的24.3%;管理面积32.18亿平方米,占全国物业管理总面积的19.5%。
尤其是去年疫情的爆发,让国人进一步认识到物业管理的重要性,行业也由此迎来了新的发展节点。2020年共计18家物业服务企业通过介绍或整体上市模式登陆资本市场,其中H股17家,A股1家。
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中国物业服务上市企业达到42家(38家港股、4家A股),总市值达到了7301.1亿元。其中碧桂园服务以1538亿元的市值傲视群雄,其次是恒大物业、华润万象生活,而市值垫底的烨星集团市值仅4.13亿。
数据来源:Wind
不难看出,中国物业行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市场规模也接近万亿市场,但如今物业或多或少存在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需要整改也是必然。
可喜的是,2021年1月5日,住建部、发改委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住宅物业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就明确了业主4项“新权益”——
1、业主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取消物业;
2、健全业主委员会治理结构;
3、公共区域盈利划定以及信息公开;
4、提升物业行业服务人员素质。
政策的出台,既为规范行业健康发展,又为倒逼物业服务企业更注重在服务方面能力,而部分管理效益相对好的品牌物业也将受益。
另外,政策的鼓励与支持,将促进物管公司加快对增值服务的探索,进一步提升单位面积盈利能力。
或许,自此中国物业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洗牌,10万+的物业管理企业也会淘汰一大批,留下服务更好、品牌更优的企业,从而推动中国整个物业服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对于日本成熟、优质的物业入驻中国市场,或许,不是一件坏事,反而会加快促进中国物业市场在更激烈的竞争中快速成长、成熟起来,知耻而后勇……,而不是下相互比烂,干啥啥不行,收钱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