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美国总统拜登发表了上任后首份外交政策演讲,其中对美国的外交政策做了一个暗示性排序,并明确了中美关系的“性质”。
我的理解是,在排序里面,美国把修复与北约盟友的关系列为第一要务,维护跟日本和韩国的盟友关系视为第二要务,而跟中国的关系排名第三,更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面将中国“定性”为“最严峻的竞争者”,并给中美交往设置了前提条件,比如美国必须要在保证美国经济利益和知识产权受到充分保护的前提下,才能跟中国加强合作。
抛开“定性”的问题,大家别小看拜登给中美加强合作设置的这两个前提条件,什么是保证美国经济利益?什么是知识产权受到充分保护?中国的利益就不是利益了?中国的知识产权就不是知识产权了?
说白了,还是居高临下,先给你扣一个“坏人”的帽子,让你先低人一等,并继续误导国际市场对中国的正确认知,然后的潜台词就是,你中国要是按我的要求作出改变,我才能跟你加强合作,如果我没有跟你加强合作,那一定是你的问题。这不是霸王条款是什么?
当然,中国有很多地方还需要提升,但这并不是因为美国,这是中国内在的自我升级需求,以及跟其他合作伙伴的互动结果。
本月初(2月1日),中办、国办就印发方了关于“以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这里面对知识产权等都有非常明确的阐述。只不过大部分海外研究者从来不从趋势性和历史性的改革方案入手去研究中国,而是喜欢个案“猎奇”,从而时常误判形势,然后还乐此不疲。
美国早就退出了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中国则正在用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来建设自己的市场体系,也就是说,未来那些美国无法满足和接受的贸易体系,中国都可以满足和接受。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正在全面积极的要加入CPTTP(全面且先进的TPP)的原因,而美国早就因为TPP不符合美国的利益而退出了。
二
从目前的趋势看,拜登政府在对华关系方面,采取了“鸭脚”模式(我自己造的词),什么意思呢,就是从浮在水面上的部分看,其动作形态似乎很绅士、很优美、很平静,但水面下两只脚可是使劲的划呀划,动作异常激烈。
近日,美国大西洋理事会发表了一份匿名涉华报告,毫不掩饰的想策动美国各界对华发起“冷战”。从其笔锋和逻辑来看,确实有模仿“冷战”之父乔治凯南的意思。
想当年,乔治凯南在充分“研究”苏联之后,给美国发去了一份8000字“电文”,意思是美国只要发动“冷战”, 苏联会自己崩溃,而后美国各类对苏政策的共识,可以说这份电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因此,此时美国媒体将大西洋理事会这份报告跟乔治凯南的冷战“电文”扯上关系,是值得高度关注的。但我个人觉得这份“报告”真正的关注点并不在于报告本身,而是新一届美国政府利用这个“报告”在舆论市场小题大做的背后,可能有着更深的用意。
就在这份匿名报告发表之后,大西洋理事会的“欧洲中心”在法国启动,而且邀请了法国总统马克龙参加启动仪式,并重点讨论了关于后疫情时代的地缘政治格局。另外,大西洋理事会“欧洲中心”的计划,本身就旨在促进美国与欧洲之间的跨大西洋伙伴关系,所以大家不要觉得这个理事会仅仅是一个智库,实际上扮演了非常明确的政治角色。
但我想说的是,其实早在特朗普时代,其内阁成员里面,包括蓬佩奥、彭斯等等,都在各类智库举办的会议上,发表过类似的观点,其激烈程度比大西洋理事会这个匿名报告更甚。蓬佩奥就不用说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去看一下2018年10月4日,当时的副总统彭斯在哈德逊研究所的演讲,对中国的攻击也是不遗余力。
再比如刚刚卸任不久的前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主任纳瓦罗,更是有非常详细的一套“反华”理论,连续出版了《即将到来的中国战争》、《致命中国》、《卧虎》等,从渲染威胁到提出“完整”的对抗中国的策略,比这次大西洋理事会的匿名报告更“激烈”、“直接”和“全面”。
所以,无论是此前美国舆论所宣扬的,“蓬佩奥演讲开启美国对华冷战铁幕”,还是现在市场所关注的“匿名报告策动对华冷战”等标题党,其实都反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那就是美国在应对中国方面,无论是哪个党执政,无论各类智库和官员放出多“直接”的话,其具备共识的策略和行之有效的工具都不是很多。这又是为啥呢?
三
我不是小看美国的各类智库和鹰派政治家,我想说的是,时至今日,美国上上下下都还没有搞明白中美问题的本质。
如果大家很好的研究世界地缘政治和国家博弈的历史,就会发现一个超越一切的常识,那这个常识到底是什么呢?可以这么说,只有当小国跟大国“博弈”的时候,策略本身的重要性才能体现出来,比如新加坡等在中美之间博弈,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策略决定成败。再比如这次澳大利亚在平衡中美关系问题上,就玩砸了,现在看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但韩国、新西兰等就玩的很好。
那我什么意思呢,我的意思是,在中美问题上,美国现在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小国”,展现出来的是焦虑、多疑,甚至是恐惧,因此现在美国在面对中国的时候,开始依靠纯策略,动不动就搞一个“冷战”宣言,放一些狠话,包括各类美国专家都在给美国政府出主意,好像只需要一套高明的方案和策略,就可以遏制住中国,觉得上一届特朗普政府遏制中国失败,仅仅是因为策略不对。
这种逻辑已经在影响拜登政府的运作,从而使得拜登政府并没有寻找中美问题的真正解决办法,而是在寻找比特朗普更“高明”的,遏制中国的策略。这就变成了“小国”思维。
很多人可能会说,当年美国就是运用策略思维,打败了“苏联”,但我想说的是,苏联的解体,那叫“内爆”,如果大家都觉得美国在这个里面起到了关键作用,那是因为美国的政治家和专家智库,事后都想给自己邀功,大搞自我宣传所致。其实按照已经解密的文件,当时美国上上下下也都没有为苏联的解体做好准备,甚至当时的美国政府根本就不希望苏联解体。
当时苏联跟加盟共和国发生冲突,最紧张的反而是美国,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准备脱离苏联独立,寻求美国的承认,美国当时就非常担心,如果自己支持这些加盟共和国独立,一旦引发苏联的崩溃,那么苏联中央对核武器的管控会失灵,这对美国的威胁太大,美国需要的是一个向美国“称臣”,并逐步衰落的苏联,而不是要苏联解体。
当时老布什和白宫官员都认为,美国只能接受苏联和平衰落,但不能接受其快速解体,所以当乌克兰准备脱离苏联,寻求美国帮助的时候,美国明确反对。当时老布什还跑到基辅去演讲,说:“美国支持自由,但自由不等于独立。”老布什警告乌克兰不要搞独立。所以,美国骗乌克兰感情不是一天两天了。
我再具体说一下,大家就明白了,比如1991年7月30日,美国总统老布什访问莫斯科,然后当着世界媒体的面说:“戈尔巴乔夫是令我尊敬和倾慕的人,他的所作所为给那些相信个人能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人带来希望,我们可以携手共进,实现长久的和平,并将给我们的孩子创造更加光明的未来。”
回国后,老布什也将自己访问莫斯科,苏联有意向美国示弱,缓和了跟苏联的关系等,当做政绩大肆宣传。然而,令美国政府措手不及的是,仅仅五个月后(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于是老布什对外的宣传立马变了,老布什迅速把苏联解体的功劳放到了自己身上,对外宣传说:“我们打赢了,苏联垮台了,核战争的阴影过去了,我们的孩子再也不用像我们一样生活在一个担惊受怕的时代啦。”
你看,反正怎么都是自己的功劳。
四
那我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呢,我的意思是,大国博弈,真正的变量是自己,谁能重塑自己,把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和可持续,然后等待对手犯错。
至于策略,当然重要,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只有当小国面对大国的时候,小国使用的策略对其命运才会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美国目前把重点放在了策略上,变成了小国思维,这是美国对华关系扭曲,并且总是事与愿违的根本性原因。
在这里我推荐大家看两本书,一本是介绍苏联是如何“内爆”的,当时美国政府是如何判断失误,又各种滑稽表演,并不希望苏联解体的,这本书叫《大国崩溃》;另一本是《海都物语》,是讲历史上威尼斯这个非常小的国家,是如何跟数个超级强大的帝国博弈,并成功将自己的国家文明延续了上千年的。这两本书会给大家一个大国“内因”和小国“策略”的全景呈现。
当然,由于美国很多人还沉浸在苏联解体所成就的政治家、专家智库等的“荣誉”幻想当中,觉得如果自己能提出一个遏制中国的策略,如果中国真被遏制住了,那就是历史功绩,那就流芳百世了。
再加上近几十年来,美国迅速控制了德国、日本的二次崛起,所以现在的美国,在面对中国的时候,依然还是不死心的,希望有更加“高明”的策略来遏制中国,于是乎,千奇百怪的操作就出现了,这跟哪个党执政关系不大。
至于拜登政府的对华策略,我们就从拜登政府目前所依赖的最强大的策略工具来做个分析,这个策略工具就是美国要加强跟盟友的合作,要重新领导世界,要借助跟盟友的合作来达成遏制中国的更宏大构想,用“专业”的操作和舆论来挑拨中国跟其他国家已经形成的依赖关系。
这里面需要展开来详细分析,并且需要更为深入和历史性的理解角度,请大家继续往下看。
五
拜登正式成为美国总统后,立即签署了诸多的行政命令,这里面包括重返世界卫生组织、巴黎气候协议等,但拜登政府并没有非常明确的对特朗普政府采取的,针对中国的诸多政策做出回应,反而通过新上任的国务卿布林肯,候任的商务部长吉娜雷蒙,以及财政部长耶伦等,释放了对中国的强硬和攻击性,再加上新任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鼓吹美日军事同盟,并连续派航母进入南海、台湾海峡等,拜登政府在对华关系方面,已经展现出了很明显的非友好态度。
按照拜登政府发言人的话说,美国针对中国的政策,是战略性的,潜台词就是遏制中国的长期政策不会变。
另外,从拜登上台之后,最近两周的外交接触来看,似乎有意在忽略中国,比如拜登已经分别跟加拿大、墨西哥、英国、德国、俄罗斯等领导人通了电话,至今依然没有向中国展现出外交迫切性。
这也可能是拜登政府在故意制造悬念,然后看中国的反应。但实际上中国已经在商业、贸易,以及气候问题等方面对拜登政府展现出了足够的合作诚意。
很多同学所提到的,拜登政府禁止以地名来指代新冠病毒,这其实并不是对中国展现友好,而是回归到了正常的逻辑,否则美国自己就无法科学的抗疫,也就无法做到团结内部。
持续因新冠病毒歧视亚裔而给美国带来的声誉和实际损失,是拜登政府不愿意看到的,另外,拜登政府还筹划着吸引更多亚洲精英移民,给全世界展现美国的包容性移民社会特性,其上台的主要原因也是要重视少数族裔,以及科学抗疫,至少也得尊重常识。
也就是说,从目前的情况看,拜登的对华政策,总结起来就是要给上一届特朗普政府和“盟友”看看,什么才叫做“对抗”中国的“正确”范式。其实拜登政府和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态度,本质上来说,只是战术的不同,拜登政府的潜台词是,对于应对中国,你(特朗普)那套狂躁的操作不行,看我的“专业”操作。
六
那好,从现在开始,全世界都在期待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表演“,不过这里面需要做一个详细的讨论,因为国际政治所影响的,不仅仅是政治家的行为,还有整个世界格局和民众利益的真实变迁,美国想着利用盟友和各类“棋子”,但这些盟友和“棋子”也在想着如何利用美国。
我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当年朝鲜战争,打到最后,美国疼了,耗不起了,有意和谈,但南朝鲜李承晚政府误判形势,不同意和谈,妄想着希望借助美国统一朝鲜半岛,于是用各种恶心的操作,破坏和谈,最后连美国人都看不下去了,希望中国志愿军教训一下李承晚。
结果就是志愿军在仅仅14天的金城反击战中,击毙俘虏李承晚部队52700余人,其精锐“白虎团”被志愿军全部歼灭,团长陆根洙被击毙,团旗(虎头旗)被缴获。而在此期间,美国人把自己的军队都撤到后面去了(前线只留了不到一个营的“联合国”军)。而后李承晚政府就乖乖的坐到谈判桌前了。
我举朝鲜战争的例子,并不是宣扬武力解决问题,而我要表达的恰恰是,从人类发展的角度,合作和谈判才是大趋势,一些国家或地区,不要从非常表面的东西理解大国关系,尤其是夹在中美之间的关系,就像当年的李承晚,肯定想不到美国人最后竟然希望志愿军教训自己。也就是说,不要把“倚美自重”演过火了,否则美国会反手来一记耳光。
因此,我今天要跟大家讨论的重点是,拜登政府到底能给“盟友”带来什么?拜登政府是否有能力扭转美国滑向单边主义的历史趋势问题。
那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呢,因为拜登政府跟特朗普政府在应对中国方面,最大的不同,也就是拜登政府的杀手锏,就是要跟盟友合作,依靠盟友。
也就是说,美国必须要回归到“多边主义”,才能找到“遏制”中国的机会,这是一个前提,如果美国从客观上就无法再回到“多边主义”,那么为盟友着想、依靠盟友等等,本身就成了空话,“遏制”中国就更谈不上了。
七
其实这就是我特别要提醒的,包括美国的所有“盟友”在内,应该从战略上要警惕一点,那就是拜登政府虽然重新返回了世界卫生组和巴黎气候协议,同时展现出来了对传统盟友关系的热情,但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美国绝不可能再回到此前的多边主义。
也就是说,美国走上单边主义的道路,是历史的趋势,也是历史的必然,仅凭拜登政府的“回光返照”是很难改变的。
我可以这样说,未来所有国际组织和国际联盟的作用,都将被美国所削弱,这里面也包括联合国。大家别着急,听我慢慢说。
很多人对此前的多边主义有很多的误解,以为以前的多边主义,就是各国可以有自己的主见,国际问题可以由大家共同商讨决定,这是完全错误的,以前的多边主义,就是个幌子,总结起来,就是多数国家听美国的,才叫多边主义。
如今为什么美国不搞多边主义了,特朗普为什么要退出国际组织,原因就是,各国开始有自己的主见了,美国无法说一不二了,所以美国才要搞单边主义,如果大家都还唯美国马首是瞻,特朗普说啥盟友都答应,请问美国为啥要搞单边主义?
因此,美国重回多边主义的前提是,所有的盟友,以及大部分第二、第三世界的国家,都要听美国的话,这样美国回归多边主义才“有利可图”,才可以在对抗中国等方面让盟友“先上”,否则,美国回归多边主义就是自我削弱,那还有什么可持续性呢?
所以,拜登政府所推崇的回归多边主义,我敢肯定的说,是暂时的,拜登政府根本没有力量抗衡美国整个国家意志的改变。
八
当然,很多同学可能会说,为了回归多边主义,赢得更多“盟友”,拜登政府可以让渡很多权力,然后尊重盟友的利益等等,但请注意,这又跟拜登政府的施政目标背离,也跟盟友的利益背离,因为拜登政府对外的口号是,要重新领导世界,重新领导盟友,也就是要盟友重新听自己的,这跟未来各国寻求的独立自主的“多边主义”是矛盾的。
另一个矛盾点是,如果拜登政府的目的是领导盟友对抗中国,那首先就是对盟友利益的巨大打击,中国目前已经是接近140个国家最大贸易伙伴,是超过40个国家最大的出口国,这里面也包括德国和韩国等,尤其是去年,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第一大出口国。
欧盟为什么要在拜登上台前一天落定中欧投资协议,原因就是打消拜登以牺牲欧盟利益来要挟欧盟对抗中国的想法,防止美国搞破坏。
更矛盾的点在于,如果盟友无法用牺牲自己巨大利益的代价,跟着美国对抗中国,那美国回归多边主义就失去了政治目标,因为美国保守势力早就对所谓的盟友占美国“便宜”严重不满,这也是特朗普攻击盟友的逻辑所在。
另外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就在拜登就职后的第一天,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她对拜登上台表示热烈祝贺,但即便美国新政府上台执政,欧洲也会继续寻求在国际社会上扮演重要角色,她作为德国领导人,不会在所有事情上都听拜登的意见。
这其实是提前警告拜登政府,不要试图用美国意志来支配德国和欧盟。
九
世界已经不是以前的世界,美国的盟友和诸多发展中国家,已不再以美国马首是瞻,都开始有自己的观点和利益诉求,美国重回多边主义就变成了对美国领导权的削弱,特朗普政府就是在领导权方面不做任何妥协,才搞单边主义的。
假设世界卫生组织听美国的,跟着美国指责中国,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官员任命都听美国安排,联合国成员都支持美国所推法案,特朗普会退出这些组织、故意拖欠会费,甚至用各种方式羞辱这些组织吗?肯定不会。
所以,拜登政府口号式回归多边主义,其实仅仅也只是一个口号,国际社会不应该抱有任何幻想,哪个国家当真了,那个国家就很有可能被骗。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美国当年热衷于组建联合国的目的,英美交替性霸权其中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都在寻求一种全球操控主义,英国当年为了让大家都听自己的,组建了“国联”,而美国就是担心被英国“操控”,没有加入“国联”,后来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全球霸主,于是把“国联”改了个名字,叫“联合国”,目的就是要让当时的联合国完全受美国操控,朝鲜战争为什么叫“联合国军”,就是因为当时的联合国就是美国的国家意志工具。
但令美国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聪明反被聪明误,二战后美国为了削弱欧洲老牌殖民帝国的影响力,鼓动民族自决,触动全球各殖民地独立,并将其纳入到联合国,仅1945年至1979年,世界上独立国家的总数就超过了120个。
问题是,这些从欧洲殖民帝国体系下独立起来的国家,并没有获得更公平的发展,也没有获得美国的持续援助,但这些国家在联合国都有一个席位,都有投票权,这使得最初美国设想的,操纵联合国的难度持续增加。新中国在联合国获得极大的欢迎,也正是因为二战后独立的诸多亚非拉国家的支持。
联合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多边机构,对于美国来说,目前已经变成了“负收益”,因为无论是常任理事国,还是整个会员国体系,都很难再听命于美国,十多年前的伊拉克战争等,都没有获得联合国授权,这种背景下,联合国这种机制,反而成了美国在行使美国特权的时候,极大的掣肘,甚至威胁到美国国家行动的“合法性”问题。
十
很多同学可能又要说了,那美国可以推动联合国改革,然后重塑自己在联合国的影响力啊,但问题是,美国根本就不敢正面回应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各类国际组织的改革问题,大家知道为什么吗?
我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美国其实是一个非常依赖于“理性”制度的国家,就拿美国的“代议民主制”来说,为了让各州平等,美国搞了参众两院,参议院代表只跟州有关系,也就是无论每个州有多大面积、多少人口,在参议院里面,都有两个席位,而众议院的话,是按人口分配,人口多的州众议院的席位就多,比如美国人口最多的加州,众议员数量超过50个,而像蒙大拿、阿拉斯加这样的州,只有3个众议员。这样的“两院”设计,兼顾了州的权利和人的权利,大家觉得再找不到比这更好的设计。
那我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呢,比如现在美国要推动联合国的改革,按照美国联邦制的方式来订立联合国的组织模式(我仅仅是举例),这可以说是美国人能想出来的最牛的模式了,但问题是,联合国一旦按照这种方式改革,美国在联合国的地位不仅无法提高,而且还会被大幅削弱。
因为联合国有193个国家,如果按照美国参议院的模式,那么意味着每个国家,无论大小,都要有相同的代表和投票权,美国就更难以操控了。如果再加上众议院的模式,那么意味着人口越多的国家,代表越多,这意味着像中国、印度这样的国家,其代表是美国的至少四倍,美国怎么可能接受呢?!
也就是说,美国现在的逻辑是,要么大家都听我的,我回归多边主义,要么就是我退出,至于改革国际组织,美国根本不感兴趣,所以美国现在变成了所有国际组织改革的最大阻力。请注意,我再强调一遍,美国现在变成了所有国际组织改革的最大阻力。
但国际组织改革无法进行,这个锅美国不背,所以美国就开始找背锅侠,这个时候只有中国能背得动这个锅,比如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改革,无法进行,美国不配合,但美国不说是因为自己不想放弃霸权,而是反过来倒打一耙,说这些组织都被中国“控制”了。
你看,这就是现在的美国。
十一
很多人依然不知道的是,被我们看成是多边主义代表的另外两个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从开始建立的时候,就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世界银行的行长永远由美国人担任,而为了获得欧洲的支持,美国承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总裁永远由西欧各国担任。
因此,任何不符合美国制定的金融贸易规则的国家(包括使用美元、把美元当作储备货币等),都是不会获得这两个组织支持的。请注意,更恶心的是,哪个国家要加入到这两个组织,必须要获得美国国会的批准。这就好比说,谁要是加入这两个组织,需要中国人大和政协批准(仅仅是为了举例),你觉得大家会怎么想。
我再举一个更现实案例,比如去年年初WTO争端机制停摆,原因就是,无论大家推举什么样的法官,美国都投反对票,但WTO的规定是,只要有一票反对,就无法诞生新的法官,就无法满足裁决所需的法官数量要求,于是就停摆了。
去年五月份,WTO总干事准备离任,大家推举的代理总干事,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同意,偏偏美国反对,原因依然是美国坚持要推举一名美国人担任这一职位。最后也是搞到停摆。
直到刚刚,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公告称,美国支持尼日利亚前财长Okonjo-Iweala担任世贸组织(WTO)总干事。要知道去年10月份的时候,美国还在反对这个候选人。但大家也不用太乐观,如果美国发现WTO还是不能按照美国的意愿运作,拜登政府很快会回到特朗普政府的状态。
所以,现在的美国,既想继续操控全球各类组织,但又提不出令大家满意的被“操控”改革方案,这个时候,美国就只能靠两党唱双簧耍无赖,眼看着共和党以退出各类国际组织来威胁大家不起作用,民主党上台后就再演个戏,我们回来了,等回来后觉得还是不如自己所愿,然后再退。
这其实是未来很长时间里的一个常态,也就是说,美国已经没有任何理由维护多边主义,除非这些组织都基于美国的利益来运行,而这恰恰是当今的国际社会无法接受的事情。
那我到底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呢,我的意思是,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国,又或者是诸多的发展中国家,都要为美国完全退出多边主义做好准备,不要被拜登一时的“自不量力”给忽悠了,美国回到单边主义是趋势性的事件,是美国历史的必然。
十二
还可以这么理解,拜登目前所推行的,回归多边主义,仅仅是权宜之计,而不是真的要回归多边主义。因为如果不表示回归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巴黎气候协议等,就无法向盟友和世界解释,毕竟强调“美国优先”是无法赢得盟友和世界的。但实际上这改变不了美国已经形成的“孤立主义”国家意志。
那美国真的就会走上自我孤立的老路吗?我可以告诉大家,至少美国已经在为“孤立主义”做更充足的准备,而要想结束这一历史趋势,全球都应该明白,必须要让美国全国上下感觉到“疼”,否则这个问题无解。
这就好比说当年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为什么结束,其实更大的原因是,美国大部分人觉得再打下去,美国没有任何胜算,而且对大部分人都没有好处,这个时候美国才会结束战争。
也就是说,什么时候美国议会和民众(媒体)开始对美国政府里面的鹰派开始发难了,美国才可能回到多边主义。这就好比说,什么时候像蓬佩奥这样的所谓“冷战”政治家,没有市场的时候,美国才会回到多边主义。想当年朝鲜战争,直到麦克阿瑟被撤职的时候,美国才真正开始了停战谈判。
所以,世界要想美国回到多边主义,或者说美国的盟友们,尤其是西欧各国,要想让美国真心回到多边主义,重视欧洲盟友的利益,那么需要的不是答应美国各类条件,去针对中国等,恰恰是全球各国需要联合起来,让美国的孤立主义变成一种直接的内伤,美国才会回到多边主义。
因此,只有全球联合起来跟美国主动“脱钩”,削弱美国的霸权惯性,美国才会不脱勾,才会尊重世界,否则美国这次兴起的孤立主义将会愈加激烈,因为这是自下而上的情绪,而非某个政治家的单独意愿。当然,很多政治家会迎合和利用这一情绪,来达到政治目标。
很多人可能又要说了,美国人家不联合其他国家搞中国就不错了,你还指望着其他国家联合起来“对付”美国?这不是幻想吗?
请注意,我一直认为,当下的人们,不仅会低估历史的作用,也会低估很多政治家的眼光和意志,国家利益,是真实的感受,而不是书本上的理念,如果你去深入的了解德国、法国等国家历史,你就会知道,这些国家真正的,具有国家民族情怀的实力派精英对俾斯麦、戴高乐等政治家的认可。
在德国人眼里,没有铁血宰相俾斯麦,就没有德国,而在诸多法国精英眼里,戴高乐比拿破仑还要伟大。
而像俾斯麦、戴高乐这样的政治家,从来没想过要成为英国或美国的附庸,恰恰相反,在俾斯麦时代,其通过合纵连横策略,英国企图削弱和打击德国崛起的战略完全失败。
而戴高乐时代,法国摆脱了英美主导世界的格局,与英美分道扬镳,1964年法国率先选择跟中国建交,1966年,戴高乐代表法国政府正式宣布,法国自此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体系,同时要求所有法国境内的美国士兵,必须在1967年4月1日前撤离法国,不管美国是否愿意。戴高乐还要求将法国的美元储备换成黄金,从美国运回,以应对美元霸权和对美元的不信任。
正因为有了俾斯麦、戴高乐这样的政治家,英国和美国才不得不尊重德国、法国等,反而那些从骨子里就对英美俯首称臣的政治家,是绝对不会得到美国和自己国内民众尊重的,这就是为什么恰恰是欧盟跟中国之间,不顾美国的反对,迅速走近的时候,美国反而开始尊重和重视欧盟的原因。
不信的话大家再去看看澳大利亚,当时反华方面比美国自己都跳得高,可谓皇帝不急太监急,结果美国不仅啥也没给澳大利亚,反而迅速抢占了澳大利亚的出口市场(澳大利亚牛肉、龙虾等出口市场被美国挤占),这次拜登上台首先就找了对美国意见很大的德国和法国,反而直接无视了跟屁虫澳大利亚。你说澳大利亚亏不亏?
其实我要问的是,让德国、法国等国家民众铭记的政治家,为什么恰恰是拥有自我独立主张的政治家,而不是依附于英国或美国的政治家?其实道理很简单,这些国家都非常清楚,只有完全独立的政治外交体系,以及足以捍卫这种体系的决心,才会赢得对方(无论是盟友还是对手)的尊重,才会获得真实的利益。
因此,我的预测是,谁先做好了为了捍卫自己利益,跟美国“脱钩”(得罪美国)的准备,谁未来所获得的发展空间就更大,这就好比说,只有做好了失去对方的准备,对方才会放弃胁迫。
十三
好,说完了美国单边主义的趋势、背景和影响,以及各国的应对策略,我再说一下美国目前所处的另一个重要历史背景。
如果简单的奉劝欧洲等诸多国家放弃对美国的幻想,这是不现实的,但我想说的是,中国的崛起跟以往任何国家的崛起都不一样,中国的崛起有历史和现实的支撑,对世界来说,并不是充满了不确定性,中国的崛起在内部叫做复兴,在外部叫做东方的重新回归,是对世界单一霸权的平衡,而非打破平衡。
现在美国企图把中国塑造成一个“怪物”,但这种想法是经不起时间检验的,因为中国从两千多年前开始,就占据了世界GDP的超过50%,到了1870年西方工业革命正酣的时候,中国的GDP依然占据全球的接近20%, 而当时日本、英国、美国仅分别为2.3%、9.1%、0.9%。人口方面就更不用说了,中国一直都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
也就是说,中国拥有治理和驾驭一个超级大国,以及懂得如何在持续领先的情况下,跟其他国家和平相处的历史经验,而美国恰恰缺少这种经验,这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不太理解,也不屑于理解,那是因为只关注当代的人们,没有弄明白,不管美国再强大,其实并没有经历过一个完整的衰退周期,美国只经历了从崛起到霸权这个阶段,你根本不知道美国在无法挽回自己衰退的时候,会选择什么极端措施,会给世界带来什么伤害。
从目前看,为了限制竞争对手,美国已经开始从全球范围内,阻止更为先进的技术在全球的普及,不管其借口和手段是什么,本质是美国已经在阻止人类普及更先进的技术(比如5G等技术)。
另外,我想说的是,美国也并不是什么代表世界先进生产力的传统实力派“贵族”,美国其实是典型的“暴发户”。
要知道当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时候,美国还只是躲在英国后面的一个小小跟班,小到什么程度呢,美国当时在中国连一个领事馆都没有,跟英国共用一个领事馆(可理解为寄英国篱下),英国向大清要什么条件,美国立马站出来说,我也一样,唯恐大家不知道他是英国的小弟。
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小跟班,在短短几十年后,就取代了英国,成了世界霸主。但很多人依然总觉得美国似乎天然就很强大,实际上美国才是真正的暴发户,这种心态跟中国的“复兴”心态是完全不同的,暴发户心态是承受不住失败打击的。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一些国家被美国所忽悠,认为中国的崛起不可持续,美国的强大会持续更久,然后毫不犹豫的把自己绑上美国这趟没有刹车的战车,恐怕危险系数会非常高,因为对于中国来说,目前的管理难度,从历史的角度看,可能还不到50%,而美国管理自己的难度,已经爆表,至少是超过100%了。
接下来我就跟大家具体说说这个问题的巨大影响。
十四
其实很多同学不知道(请原谅我老是用这种口吻),美国从崛起到霸权的这两百年里,之所以能够发展到如此地步,对世界的影响如此之深,除了所谓的对内“优势”制度等因素之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美国有一套跟其他国家完全不同的博弈机制。
美国联邦政府,其实完全是一个对外的组织,也就是说,其他国家的中央政府、国务院、财政部、商务部、央行、司法部等等,主要的职责是处理国内问题,而美国的这些部门,几乎全都是针对国际,根本就不是用来处理国内事务的。
比如说美国国务卿,听起来好像是处理“国务”的,但本质是外交部长的职务,美国的司法部、商务部、财政部等等,每天研究的也都是哪个国家的企业又违反美国法律了,又要给哪个国家加征关税了,哪个国家又“操纵”汇率了等等。
也就是说,其他国家各部门跟美国的博弈,属于防御和应激性反应,完全是“兼职”,而美国这些部门对其他国家,是“全职”,这是不对等的,其他国家只有一个外交部是全职,而美国联邦政府的几乎每一个部门都是“外交部”和“国防部”。
也就是说,美国的联邦政府,以及所辖各部门,每时每刻所处理的所有问题,以及每天在关注和博弈的所有任务职责,其中国内问题可能连10%都不到,其他的全是国际问题,你说在这种背景下,其他国家跟美国怎么博弈?
这就好比说,你家有一个邻居,专门雇了一个“打手”,其存在的目的和主要的任务就是搞你,但你不仅没有这样一个“打手”,而且你的所有任务就是养家糊口,以及应对别人搞你,这是完全不同的任务模式和存在逻辑。
所以全球各国政府在面对美国政府的时候,实际上都是处在“低”维度的状态,美国属于“降维打击”。
十五
当然,任何制度性,或者资源性优势,都是相对的,美国发展到今天,已经开始面临一个重大的历史性转折。请注意,这个转折不是简单的去贬低美国,所以请大家先别反驳,请继续往下看。
过去的美国政府,之所以可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对外博弈层面,这不仅仅是美国的制度所决定的(美国州政府高度自治,联邦政府主要负责对外各类博弈和国防),更主要的是,美国是一片新大陆,资源潜力巨大,人口基数又少,在移民的过程中,除了轻松应对(驱赶和屠杀)手无寸铁的印第安人的反抗,根本就没有出现过“内卷”(内部没有出大问题)。
类似南北战争这种,并不是底层民众日子过不下去然后揭竿而起,而是美国国家层面工商业和农业发展路线之争。这跟中国等大陆国家的“内卷”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当然,很多人又说了,美国之所以国内没有出什么太大的问题,主要是美国开国先贤制度搞得好,然后巴拉巴拉一顿吹,那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或许会让你得到一个不同的关注角度。
跟美国地理位置和各类资源都差不多的,还有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叫巴西。巴西这个国家从始至今,无论采取什么制度,都没有发生过过于激烈的社会问题,巴西历史上几十次的政权交替,几乎都很少有流血牺牲,基本上都是和平解决。
巴西远比美国要开放和包容,不能说巴西没有种族歧视,但种族歧视跟美国比起来,天壤之别,相比美国,巴西才是真正的种族大熔炉,大部分人都热情好客,而且非常的平和。
以至于欧洲作家茨威格在到达巴西之后,就不想离开了,因为这里跟欧洲大陆永不停止的战乱和民族冲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于是写了一本书,叫《巴西:未来之国》,因为茨威格觉得,巴西才是“明日的世界”,而欧洲则是人类的过去。
那我的问题是,难道巴西没有发生激烈的“内卷”,是因为巴西一直以来的制度比欧洲和美国的还要优越?如果你这么理解,我也没有办法,但你让制度“教师爷”美国情何以堪。
其实我要说的是,正是由于巴西有非常多的自然资源和各类待开发的财富,以及非常独特的,类似于美国一样优越的地理位置,所以巴西人民根本不需要通过激烈的斗争,就可以获得足够的生存资源。但尽管这样,随着人口的增长,巴西也进入到了“内卷化”阶段。
十六
因此,我要表达的意思是,美国政府过去几百年里,没有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国内,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国国内有足够的未被开发的资源,来解决内卷化的问题,假设当年美国没有开发西部,然后人口暴增到了5亿,恐怕美国早就发生好几回大革命了,当年美国还专门派人去法国学习法国大革命。
要知道美国建国的时候人口还不到300万,一个人只要会动,就不会被饿死,到处都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肥沃土地,尤其是“搞完”了印第安人之后,人均土地就更丰富了,还“内卷”啥?而再对比一下中国,现在的华北平原,有3.5亿人口,两千年前的华北平原,就一度超过5000万人口。
所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美国那种只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外面”的逻辑,已经不存在了,未来的美国,需要应对跟历史上亚欧大陆各国曾经一摸一样的“内卷”问题。
除了人口规模的扩大,美国内部资源开发也在逐步的耗尽(我说的是无主资源),更主要的是,美国通过海外商业攫取的超额利润,被少数企业垄断,根本不会用来解决美国内卷的问题,比如美国高科技巨头,大部分利润都放在海外。这使得美国解决内部问题的成本在增加,资源在减少,可以说美国历史性的进入到了内卷化时代。
这个时代是美国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因为美国政府必须要更加专注于解决国内问题,而不是国际问题,而我所说的,美国未来面临的国内问题,将跟以前所面临的国内问题完全不同。
美国以前面临的国内问题,仅仅是对外政策的分歧,比如欧洲打仗了,美国要不要出兵;朝鲜内战爆发了、越南战争爆发了,美国要不要参与等等,但目前美国遇到的内部问题,是美国人要开始争论,到底哪个利益群体来切蛋糕和领导美国的问题,是白人新教主义,还是开放的多种族主义,还是工人阶级,还是互联网代表的国际科技垄断主义群体。
之前几百年里,美国之所以能够很好的分配和管控领导权,原因就是美国人口远远没有饱和,同时又获得了巨额的地缘政治红利,国内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包容性都还是很强的,反正内部要是有人不满意闹事,那就搞搞内部开发,同时向国际社会要资源和利益。
农民不满意,那就搞西进运动,让大家多给欧洲搞点出口,补贴一下美国农民;要是商人不满意,那就帮助商人打击一下其他国家的竞争对手,要求其他国家进一步开放市场;要是军工复合体不满意,那就找个软柿子国家打一下,安抚一下军工利益群体;要是华尔街不满意,就搞一下其他国家的资本市场,让华尔街做个空。
但这一切,由于美国人口的不断增加,亚欧大陆主要国家保持大体的和平(欧盟诞生,中国和平崛起),以及诸多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已经被彻底的改变了。美国操控主义和地缘政治红利,以及未开发资源等等都被耗尽和瓜分完毕,美国人口已经超过3亿,虽然比中国和印度要少很多,但美国这3亿多人口,可不是中国和印度所能理解的,其管理难度不在同一个级别。
十七
我给大家一个数据,美国现在的人均GDP是6.5万美元,排名全球第12,请注意,其他比美国人均GDP高的11个国家,其人口全部加起来,总共只有2000万人,不到美国人口的7%,排在美国前面的这11个国家平均下来每个国家的人口还不到200万,比如摩纳哥、列支敦士登这样的国家,人口还不到4万人,要是每年多去几个中国旅游团,都可能把这个国家的GDP推升好几倍。
所以,比美国人均GDP高的所有国家,都不具备代表性,大家可以想想,美国把3.3亿人口的人均GDP推升到了6.5万美元的水平,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要维持这3.3亿人世界最奢侈的生活水平,得多少资源才能满足。
那我要表达的一个意思是,美国对全球的虹吸效应已经到达了一个极限,也就是全球已经很难再持续“供养”美国了,美国这次疫情看上去损失很大,但其实际上也都是全球买单,美国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给大家发放的美元就超过了3万亿,而且还在继续搞刺激方案,这次拜登政府所推的刺激总额是1.9万亿美元,累计将超过5万亿美元。要知道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才攒了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我们把美元当美金,人家美国把美元当一本万利的游戏在玩。
除了透支美元信用,美国在维持人口红利方面,所需要的移民,必须是“精英”中的精英,否则对美国来说就是“负资产”,美国目前人均贡献的GDP,是世界人均的6倍,也是中国人均的6倍(中国人均GDP刚刚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也就是说,假设有人想移民美国,那美国就要算笔账了,是否能够创造出6倍于世界人均的GDP,否则就是拖美国的后腿。
特朗普政府为啥要收紧移民,最本质的原因是移民已经无法给美国提供普遍的人口“溢价”,更多的移民意味着跟“存量”民众抢工作。
最近拜登政府签署一个命令,就是政府采购必须要买美国自己产的东西,这看上去是一个小事件,但这是一个历史性的信号,因为美国政府不同于其他国家政府,一个要领导全球,重视盟友利益的政府,拥有科技领导权的政府,为什么还要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来要求政府采购美国自己产的东西呢?
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此地无银三百两,如果美国生产的东西,都是好东西,都是物美价廉的东西,都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东西,不用美国政府命令,政府部门自然会采购美国自己产的东西。也就是说,美国已经需要更多的“排他”主义,来解决内部问题了。
十八
关于移民红利的问题,我再举个例子,比如如果是100年前移民美国,你可能很容易就能获得大片的土地,一辈子就不用愁了,而且要是再勤快一点,随便打个工,做个小生意,就能赚很多,因为那个时候的美国,工业产值占全球一半以上,整个欧洲,以及全世界都指望美国物美价廉的商品过日子,商人们随便动动脑筋,就可以利润倍增,没有人会“怀念”自己的祖国。
三十年前,亚裔中日韩等,还可以在美国开个餐馆、弄个旅馆、搞个超市赚点美国人超强的购买力,而现在呢,基本上都饱和了,除了技术移民和富豪们转移资产,想跑到美国去改变命运,我个人建议还是来中国参加高考吧,相对来说更容易一些。
现在很多移民在海外找工作,尤其是中国移民,大家知道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吗?就是中国人这个身份,因为美国很多公司跟中国都有业务,找一个会说普通话的中国面孔,方便跟中国谈业务。
我说这个并不是要以偏概全的来夸赞中国,而是要提醒大家去真实的感受和思考,每一个现像背后,不仅仅是个人的生活和命运,更多的实际上是大历史,没有人能凭借一己之力改变历史趋势。美国进入激烈的“内卷”已经不可避免。
很多人可能又要说,中国14亿人口,竞争更加激烈,收入也都不是很高,更应该关注的是中国的“内卷”,别瞎操人家美国的心。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美国要面对的是由奢入俭,这就好比管理一个500人的业绩逐渐下滑的企业,远比管理一个5000人的业绩高速增长的企业要难得多,美国这种模式的管理极限也就是4亿人,巴西、墨西哥等就是很好的案例,再往上走,要么限制人口,要么就只能依靠“贫民窟”了,因为政府的有效性基本上就耗尽了。
十九
这次民主党上台,为什么要重新搞全民医保,为什么要直接介入市场,来扶持产业,原因就是想让政府有效,想照顾到那些看不起病的、找不到工作的人,就必得扩大联邦政府权力,而这会进一步激发美国州和联邦政府之间的矛盾。说白了,继续往下走,美国将回到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大家还得争论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到底是分裂的城邦制更好,还是大一统更好。
这不,自从特朗普败选后,美国德克萨斯州州议员、共和党人凯尔·比德曼就开始叫嚣要让德州"独立",前一阵,他还真的向德州的州议会提交了一份"德州独立公投法案"。
大家不要小看德州这个事情,虽然看上去像闹剧,是个小事件,但其实这体现的是美国最本质的问题,就是州权力和联邦政府权力的斗争问题。
而美国的“内卷”未来会体现在多个方面,种族问题、地域差距问题、行业衰败问题、州和联邦之间的权力分配问题、信仰问题、对外关系问题等等,如果美国还是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国内,试图从外部找寻解决内部问题的办法,那是十分危险的,所以包括中国在内,必须要拥有足够强大的国防实力,来防止美国的偏执选择。
这不,就在美国新政府发表对外关系演讲之前,中国军方发布了关于成功进行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的消息。中国必须要做好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的准备。
二十
好,最后我再做个总结。
首先,美国将会阶段性的回归多边主义,但从趋势上看,美国的全民意志已不“允许”走多边主义,除非让美国上上下下体验到了单边主义的伤害,否则单边主义一定是美国要打出去的一张“王牌”,不撞南墙不回头。
因此,美国在遏制中国方面,就陷入了一个巨大的矛盾,想用“盟友”这个杀手锏,但这前提是美国要回到多边主义,可是回到多边主义的前提是美国要领导盟友,问题是正是因为盟友不愿意听美国的,美国才要搞单边主义的。所以美国在应对中国方面,“盟友”这张牌本身就是无效的。
其次,美国已经进入了历史性的“内卷”阶段,美国联邦政府的职能存在历史性转变的需求,当联邦政府开始回归国内事务的时候,美国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就爆发了。
美国民主党精英觉得躲在背后策动一次国会占领运动,就可以把特朗普轻松赶下台,那仅仅是因为特朗普是一个“有产者”,特朗普要权衡家族利益,权衡自己的产业等等,再加上特朗普年龄较大,玩票心态又比较重,所以最终可以采取和平的方式承认失败,但如果遇上一个有信念且年轻的“无产者”,恐怕真的会跑到德克萨斯去“建国”,而仅这次特朗普事件,就是美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与此同时,中国已经历史性的完成了“脱贫”,中国已经解决了历史以来困扰中国的“内卷”第一触发因素,那就是挨饿。当中国人不再挨饿的时候,大家的凝聚力会变得很强,这个时候内部风险就会大大降低,中国就可以腾出手来应对外部的挑战。
也就是说,未来的中美问题,美国需要将更多的资源消耗在内部管理上,而中国将会有更多的资源用来对外合作和帮助其他国家,以及应对美国的不怀好意。如果美国不展现出诚意,对中国苦苦相逼,恐怕未来很可能的不是把中国逼垮,而是攻守易位。
中国历史性的进入到了纯做事和推动国际多边主义的阶段,这是几千年来首次,因为几千年来中国的所有精力,都在解决内卷问题,而中国的内卷问题,主要是很多人吃不饱的问题,一旦这个问题解决,中国内部的冲突和矛盾就会降低一个级别,中国政府就会有更多的精力着手研究和解决国际问题。
很多人可能会说,我们现在才刚刚脱贫,国内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其实大家还没明白,中国已经无法离开世界,世界也承受不起跟中国的脱钩,中国要想进一步的解决好国内问题,实际上就是解决好国际问题。
至于中美问题,其变量根本就不在于美国采取了什么策略,而是中美都解决了什么自身的问题,让世界变得更好了,还是更动荡了,根本的变量依然是自己的认知和选择问题。